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赤峰制药集团

发酵原料药,灰黄霉素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赤峰制药近三年使灰黄霉素品种发酵单位提高了20%
新闻中心
赤峰制药近三年使灰黄霉素品种发酵单位提高了20%
发布时间:2012-11-08        浏览次数:785        返回列表

本报赤峰11月15日报道:(记者李永桃王连英)由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厂发展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赤峰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赤峰制药)依托科技创新“孵化器”实现华丽转身。

赤峰制药前身为赤峰制药厂,始建于1949年。到九十年代末,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竞争力,企业步入濒临破产的危局。2007年,经赤峰市政府牵线搭桥,企业成功引进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重组。重组后的赤峰制药整合企业在上海、波士顿及本土的医药研发力量,向原料要转化,向产品要升级,在短短几年时间里,7项科技成果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赤峰制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3年,公司共转化科技成果22项,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作为全球最大的灰黄霉素生产厂家,赤峰制药通过几项科技成果转化,使灰黄霉素品种发酵单位提高了20%。另外,公司将“从土霉素净化液中回收草酸的方法”的专利进行转化,既解决了废水抗生素残留不易处理的难题,又从废水中成功回收草酸和土霉素,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从2008年到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8474万元,其中投入研发经费就高达3573万元。

作为科技创新的后台保障及科研成果孵化基地,赤峰制药拥有独立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及中试车间。同时,公司拥有上海研究开发中心的技术智囊,接受其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与技术扶持。此外,公司还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几年来,分别与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已初步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以生产一线为实施平台、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持力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