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酶制剂行业正处在一个持续升温的"乱世"。
从2005年的48 万(标)吨到2010年的77.5万(标)吨,5年间国内酶制剂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1%。
而尴尬的是,与占据垄断地位的酶制剂跨国企业相比,国内大多数酶制剂企业还处于低端竞争的层面。酶制剂行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开发力量薄弱、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尤为突出。
如何在乱世中突围?蔚蓝生物的发展样本或可供借鉴。
差距悬殊
利用生物技术产出的各类酶制剂,应用于纺织、食品、生物质能源等各个方面。
酶制剂应用于传统工业,能显着降低能耗、水耗和环境污染,提供更为清洁的生产技术,加速传统产业升级,同时也是第二代生物能源和平台化合物的关键技术。
国务院出台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要围绕传统工业过程的转型升级,加强生物催化剂、工业酶制剂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中国企业只占到很少的份额。"蔚蓝生物总裁陈刚说,"仅诺维信一家公司就占到全球工业酶制剂47%的市场份额。"
据陈刚介绍,国际先进的酶制剂企业研发系统健全,资源高度集中;大量研发投入到新基因的发现上;表达体系健全、先进;工厂设计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先进,且重视应用研发和市场服务。
而我国酶制剂企业则面临诸多难题:研发分散,各自为战;表达体系刚起步;设计水平差距大、人工为主;研发设备落后、体系初建;缺乏应用研发,销售依靠价格战。
从研发投入上来说,诺维信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4%,拥有接近8000项专利,并且构建了完整的基础研发体系和应用研发体系。
陈刚表示,酶制剂行业有两大关键技术,一是新基因的研究,二是高效表达体系。
对于前者,目前,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完成测定,很多重要的功能基因已申请专利;对于后者,中国和国外的差距非常巨大,这些高表达体系的原创性工作均为国外科学家完成,我国还处于苦苦追赶的阶段。
转型在即
在这种局面下,国内酶制剂企业面临转型。
"中国的酶制剂企业和很多行业类似,我们过去的生存是靠低端制造、规模扩张和营销制胜。"陈刚说,"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把握外部机会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而在如今低增长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成功更多依赖自身核心能力的发展。"
看清楚了眼前形势,蔚蓝生物开始主动谋求突变。
首先是向高科技企业转型,研发逐渐成为支撑蔚蓝生物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分析蔚蓝生物2012年的财务数据不难看出,其收入增长的近50%来自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部门逐步成为公司发展的驱动力。基于此,我们将坚持激进的投入,开放合作,构建完善的系统,加大对表达体系研究的投入。"陈刚表示。
目前,蔚蓝生物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并基于公司的现状构建了相对合理的专业化技术体系:一是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代谢工程实验室等在内的生物技术中心;二是包括食品酶技术部、微生态技术部等在内的应用技术中心。
该公司正在尝试的第二大变革是向国际化转型。陈刚认为,向国际化转型,不仅仅是怎么开发海外市场,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获取全球资源的能力,包括技术、人才、信息等,并融入到全球生物产业价值链之中。
酶制剂行业传统的OEM(代工生产)模式使本土企业产品位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市场受制于人。因此蔚蓝生物正在寻求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和CRO(研发外包服务商)转型,并争取在5年后使CRO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20%。
此外,蔚蓝生物还寻求向信息化转型,已建立EAS信息化管理平台、移动应用平台、IPD研发管理平台和企业微博平台,从而给企业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特色管理
对于管理,特别是研发管理,陈刚也曾有过困惑:"研发管理对国内很多企业来说还是新事物,面对这么多科学家,当时也感到无从下手。"
经过近些年的摸索,蔚蓝生物如今已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
在项目管理方面,该公司对立项的团队有两个硬性要求:一是项目组成必须是跨部门的结构;二是必须要有外部机构(比如科研单位)的支持,不能是企业内部封闭的自娱自乐。
陈刚称,他们严格监督和评审项目的运行,把研发当做投资来对待,要求跨部门合作,明确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按照项目的关键评审点,在每个节点上进行评审,从而纠正、加强或是叫停。
确定了合作机制和责任,那么同样重要的就是如何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了。
"在企业里,比较容易激励的是销售人员。"陈刚说,"较难激励的是研发或生产人员,所以我们在奖励机制上也作了一些探索。"
对于给公司带来巨大或较大利润增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技术改进,蔚蓝生物设立了科技贡献奖;对于长期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并在当年有望对生产和市场产生重要贡献的,企业给予科技进步奖。
"比如研发小组开发了一个产品,那么公司会将这个产品上市后前3年毛利的一定比例分享给团队。"陈刚举例说。
此外,蔚蓝生物还设立了双线路晋升通道。例如,在生产基地做到高级技工,就可以享受和生产基地总经理同等的待遇和福利,在研发部门做到高级工程师,待遇等同总经理;而成为首席科学家,其待遇和福利甚至可比肩总裁。
由于管理机制灵活有效,蔚蓝生物不但吸引了国家"千人计划"、山东省"万人计划"的学者加盟,还组建了包括25个博士、198个硕士的年轻团队,并且成立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过去5年中,蔚蓝生物实现了超50%的复合增长率。截止到2012年,销售额接近12亿元,并成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酶制剂重点生产企业。
对于未来,陈刚表示,蔚蓝生物期待更多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并重视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科学家的成果,以期吸引更多的研发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