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ADM依靠其在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方面的优势,进入赖氨酸生产领域;同时进入赖氨酸生产的还有一家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工厂,这个工厂是印尼当地企业同韩国第一制糖株式会社(Cheil Jedang)合资成立的,后者即为今天的希杰集团(CJ)。
2000年以来,随着新型经济体(如中国、巴西等)生活水平提升,对肉类需求再次增速,并且这些国家工业化饲料增长强劲,饲料配方技术也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在全球蛋白原料紧张的局面下,饲用氨基酸的可贵之处越发明显。饲用氨基酸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展,并且应用的品种也逐渐多样化,苏氨酸和色氨酸用量也有了显著增长。
1990年,广西桂元赖氨酸厂正式投产,这是中国第一家利用国产技术生产赖氨酸的企业。几乎与此同时,福建的泉州大泉赖氨酸有限公司利用泰国正大集团的技术也开始了赖氨酸工业化的生产。2000年前,中国饲料级赖氨酸虽然投产厂家较多,但因种种原因,产能较小,产量方面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仍依赖大量进口。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生产赖氨酸起始于2000年。
集大成者,金声玉振
2000年国内包括广西桂元、福建大泉、川化味之素等企业在内,产能合计达到6万吨上,产量约3万吨内左右。这一年,吉林长春大成集团建成1.5万吨赖氨酸项目。当时全球赖氨酸产能约80万吨,世界最大的赖氨酸生产厂家ADM产能25万吨,味之素产能19万吨。大成集团的1.5万吨产能即使满负荷生产,也只是市场的九牛一毛,但当时或许没有人能想到,10年后的大成成为赖氨酸市场的领先者。
发酵类氨基酸生产技术的关键是菌种。工业生产赖氨酸的方法有微生物发酵法、酶法、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其中,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赖氨酸是目前国际上赖氨酸产业普遍采用的技术,生产原料主要为淀粉、糖蜜等,包括前期发酵技术及后续加工处理技术两部分,生产的产品为赖氨酸盐酸盐。为减少赖氨酸盐酸盐生产工艺中污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德国赢创(德固赛)公司开发出赖氨酸硫酸盐(65%赖氨酸)生产技术。长春大成集团经过长期的研发,继赢创之后成功开发出赖氨酸硫酸盐生产技术,并于2003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大成选育出赖氨酸稳定高产菌株,将产酸率由原来的13.5%提高到14.0%,比国外同期同类技术高0.5-2个百分点,转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了42%,比国外同期同类技术高1-3个百分点;发酵残糖由原来的0.8%降低到0.6%;中试水平的堆积密度超过650 kg/立方米,这一参数为同期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最高值。项目技术的成功开发大大改进了我国氨基酸产业的落后状况,到2003年年底,已建立年产40000吨的生产厂1座,2007年建立年产18万吨的两座产业化工厂。
2005年大成开始大幅扩产,产能达到36万吨/年,随着大成产量的大幅增加,中国赖氨酸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结束了赖氨酸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赖氨酸出口国。2010年,中国境内赖氨酸生产厂家6家,产能65万吨,中国赖氨酸产量占全球产量比重在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11%上升到2010年的40%。2011年大成产能达到80万吨,年出口赖氨酸16万吨,出口国家达到67个,成为全球赖氨酸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生产企业。
大成集团2001年主营业务在香港上市,上市公司资产连同非上市企业资产总计230亿元,年玉米加工能力380万吨。企业经营高峰时的2012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上缴税收8.29亿元。
辉煌背后的隐患
2004年,中国赖氨酸行业迎来一个高潮,境内厂家数量达到14家,产能43万吨。老牌企业扩产,新来者进入,国外公司也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力图本土化生产,2004年4月,韩国希杰集团中国独资公司——希杰(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聊城成立,设计产能年产6万吨。2010年全球赖氨酸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一方面领先企业在不断扩大产能,新进入者产能释放,总体供应量不断增大,全球赖氨酸厂家数量由2010年的13家发展到2013年的23家,产能由180万吨增长到359万吨;其中中国赖氨酸厂家数量由2010年的6家发展到2013年的17家,产能由64万吨增长到205万吨。
产能过剩与竞争格局分散是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玉米淀粉(玉米的初加工产品)是生产赖氨酸的主要原料,2012—2014年,中国玉米价格维持在高位水平,2014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玉米价格推高了赖氨酸生产成本,是推动行业整合的因素之一。在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赖氨酸价格反而在2012年后持续下滑,从2013年四季度到2014年前三季度,赖氨酸行业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在政策周期和市场周期的双重挤压下,不仅是氨基酸行业陷于亏损的泥潭,上游玉米深加工行业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大成集团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玉米提炼产品,玉米年加工能力为300万吨,上下游同时处于亏损,这对于大成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3年大成集团氨基酸业务销售收入56.3亿港币,亏损12.7亿港币,2014年氨基酸业务销售收入33.1亿港币,亏损13.9亿港币。
2004年,大成集团从玉米提取生化醇项目投产,2006年投资10亿元年产能20万吨的新化工醇生产线进入试车阶段,2007年末推出多元生化醇产品。未曾想2008年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年石油价格处于偏低区间,生化醇成为大成的经济负担,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大成集团生化醇项目2013年亏损38.7亿港币,2014年亏损6.2亿港币。
2014年3月,大成集团考虑到赖氨酸业务目前的经营环境,特别是赖氨酸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平均售价影响和搬迁位于长春市绿园区的生产设施(包括一座赖氨酸生产设施)的准备工作,集团决定缩减来赖氨酸产品截止2014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计划生产量,由长春宝成生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年产20万吨的赖氨酸生产设施停止运作。此外,因市况不利,集团生物化工醇生产也暂停。受行业竞争及大成集团本身资金状况,到2015年1季度,大成集团面临资金匮乏,全面停产。
红梅味精同大成集团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虽然主营业务行业不同,可同处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的问题却是大同小异。2014年5月28日,上世纪8、90年代风靡全国的沈阳红梅集团被法院裁定破产。红梅牌味精是中国味精行业的首个驰名商标,据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的味精产量已达到256万吨,国内一年的消费量在140多万吨,在供需矛盾下,2010年以来味精市场价格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味精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环保压力长期存在。红梅集团在2007年曾经计划改制并招商,但因各种原因都未能如愿。
与红梅和大成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花生物,这家以味精起家的公司,进入氨基酸领域更是风生水起,短短几年功夫已经超越老牌劲旅味之素成为苏氨酸领头羊,2014年更是逆市高调收购伊品生物,虽然在最后紧要关头终止收购,但仍然可以看出,行业整合势不可挡。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在市场被重新分割与再平衡的背景下,并购成为企业突破资源和市场边界限制,获得战略性扩张的最直接的手段,梅花收购伊品只是氨基酸企业走向重组的开始。
根据2015年4月份《长春日报》的一则报道我们可以看出,长春市政府部门对于大成的扶持思路是支持大成脱困重组,尽快实现稳定增长。一手抓启动和稳定生产,一手抓资产重组,力争上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5年6月10日,大成生化与吉林省交通投资集团就可能认购事项签订意向书。8月31日,大成发布公告,向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基金有限公司由长吉图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拥有,吉林省交通投资集团拥有长吉图投资有限公司的91.11%权益)配售31.35亿股以及10.9亿元可换股债券,认购价及转换价均为0.23元,较上周五收市价折让31.34%,所得净额共约18亿元,拟用做业务发展、搬迁费用及一般营运资金。完成新股配售后,认购方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公司经扩大股本49%,若行使换股后,持量将增至约70%,大成生化控制权出现变动。
无论控制权归属到底如何,短期大成集团资金困境和不良资产情况有望好转,重新开工后,氨基酸行业格局又将出现哪些变化?
据博亚和讯统计,2015年部分赖氨酸厂家产能仍在扩张,2015年底中国赖氨酸产能可能达到236万吨,同比增长6%。整体来看,目前中国有生产能力的厂家达到15家,未来停产厂家仍有复产的可能,赖氨酸仍将处于激烈的竞争中,本轮产能整合尚需一定时间。
大成德惠工厂年产45万吨赖氨酸工厂目前仍是国内最大的生产线,梅花、伊品、希杰、成福、金玉米、中粮等主流生产厂家赖氨酸生产能力均次于大成。作为氨基酸领域曾经的王者,大成经过涅槃,面对产业整合,会采取什么策略,能否重整旗鼓,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