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凯(右)在检修中的微生物农药生产设备前,与工作人员讨论设置参数。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刘旭日 郑松松
青岛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专家何增国博士选取土壤和植株中带病、病斑部位,在实验室经分离和提取,获得病原菌,通过病原菌与有益菌的共同培养,检验是否有拮抗作用。
“如果有益菌能较好抑制甚至直接杀死病原菌生长,可以将有益菌培养出来做成微生物产品,大面积推广和销售。”今年5月份,何增国博士与位于诸城市相州镇的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合作,把筛选和试验的成果转化了过来。
微生物产品一旦投产,将进一步提高泰诺药业在生物农药方面的领先地位。因国家降低高毒、化学农药使用量,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和号召的泰诺药业选择抢占微生物农药市场,并在全国吸引一批有机农作物生产企业和出口基地客户。“目前生物农药在国内的使用率不足20%,市场空间很大。我们公司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目前已是省内最大的生物农药制剂企业。”山东泰诺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宝介绍说。
其中,木霉菌系列产品位列全国第一。谈起木霉菌系列产品的大获成功,戴宝直言得益于产学研合作。泰诺药业多年前就已开展木霉菌的研发生产,不过公司采用固体发酵方式生产木霉菌,孢子含量虽然不低,水分却高达50%以上,培养基也较粗。要做成制剂,还需继续干燥、粉碎,孢子死亡率较高,药效达不到。
“在外出参加行业会议时,我们与山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继顺教授成功接洽,并获得教授固液结合发酵法,这一新工艺在做制剂前不需要进行烘干、粉碎等流程,孢子直接分离提取,一克试剂的孢子含量从60亿个提高到800亿个,药效质量更加稳定。”戴宝告诉记者,可以说公司一半的收益是科研院校专家创造的,研发中心大多在高端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的陈捷教授,偏重肥料和地下土层菌害的研究。经济作物种植一段时间后,因土壤重茬严重,不少地区选择全面灭杀土壤再补充有益微生物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问题也不少。
泰诺药业让陈捷教授献出了重要研究成果,“重茬土壤使用微生物农药有优势,陈捷教授研发的生物菌肥,可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空间。2015年下半年产品投放市场后,在全国主要经济作物区使用效果明显。”戴宝说。目前,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省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十几所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采用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模式,一年能有2项以上的技术成果落地投产。
在微生物药品试验室前的柜台上,摆放着一系列海洋微生物产品,泰诺药业总经理助理刘泽凯告诉记者,这是公司与中国农科院邱德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等合作研发的新产品。其中,广泛应用于植保、环保、动保等方面的壳聚糖,被引入农药生产,生产出防病毒性产品和功能性肥料。添加壳聚糖的生物菌剂市场价格一吨在3万元以上,效益大大提升。此外,公司还与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研究所合作,利用海洋生物菌种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生产工艺由化学降解法改为生物降解法,大大提高了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