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别说,这年头养猪还真成了个抢手的活儿。在行业内,牧原股份(000714)、新希望(000876)、雏鹰农牧(002477)等大佬们一直在扩栏、建新场,大肆扩张;业外的资本也是跃跃欲试,今年上半年,网易味央完成了其1.6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养殖业毕竟是个强周期的行业,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这不,今年,猪价全面进入了下行周期,养猪的利润又要随猪价飘零了。不过,只要养殖规模在扩大,猪总要吃、总要防病,上游卖饲料、卖药卖疫苗的生意就有得做!
本期,犀牛之星就给大家介绍新三板上一家老牌的动物疫苗企业——永顺生物(839729)。
去年11月才登陆新三板的永顺生物今年1月20日完成了其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而在挂牌期间,公司完成了1.3亿元Pre-IPO轮融资,6家机构参与定增。目前,公司整体估值在20亿元左右。此外,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没有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业绩平稳的兽用疫苗老兵
永顺生物是有点历史背景的,其前身是1971年组建的广东省生物制药厂,全省唯一一家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国有企业,原隶属于广东农业厅,后来划归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
2002年,公司整体改制成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前三大股东仍然是当时的主要发起股东: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广东省农科集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背靠省农业厅及农科院兽医研究所,永顺生物在技术上的积累自然不用说。不仅拿到了农业部批准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两类动物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资质,而且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转让也是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
目前,永顺生物的主营产品包括猪瘟疫苗、禽流感疫苗和蓝耳疫苗三大系列。其中,核心产品猪瘟系列疫苗2016年销售收入1.65亿元,营收占比46.95%,毛利率超过84%,属于超高毛利产品;另一大核心技术产品为蓝耳疫苗,2016年销售4444万元,毛利率高达87%。
永顺生物2016年产品结构
从业绩来看,近几年,永顺生物的经营十分稳健。2017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10.91%;归母净利润3957万元,同比增长40.71%。
从商业模式来说,动物疫苗属于上游“卖铲子”的生意。虽然下游的猪价起起落落,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弹性却是比较低的,所以上游的饲料、疫苗总是相对平稳。
利润率水平也保持平稳。随着猪瘟疫苗、猪蓝耳疫苗不再作为国家强制免疫病种,逐渐退出招标,永顺生物率先布局“市场苗”,推出高毛利新产品,公司的毛利率在2017上半年直接抬高了约4个百分点。
“招采苗”与“市场苗”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动物疫苗市场规模约175亿元。防疫需求最大的包括口蹄疫苗、猪圆环疫苗、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疫苗和猪瘟疫苗5个大类。
从成长的角度看,这一市场过去5年的复合增速为15%,而未来5年的复合增速有望上调到20%,主要原因就是价格较贵的“市场苗”占比将越来越大。
在我国现行的动物疫苗销售体系里,分为“招采苗”和“市场苗”。“招采苗”一般是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由农业部指定企业生产,并由省级或市级兽医部门招标采购,最终低价或免费给到符合条件的养殖户。“市场苗”则不参与政府招标采购,由生产企业以直销或经销的方式,爱卖给谁就卖给谁。
“招采苗”由于有价格指导,以价换量,比起“市场苗”便宜很多。比如口蹄疫疫苗,市场苗卖3-4元/毫升,而招标苗只要0.4-0.5元/毫升。
在2017年以前,动物疫苗市场主要以政府招标采购为主,“招采苗”约占60%,“市场苗”占40%。所以,国字辈的中牧股份、天康生物等占到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可惜后来定点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为了中标,各家企业不惜搞起了价格战。疫苗是更便宜了,可产品效用和安全性也打了折扣,风险重重。
这个老大难问题在2016年出现了转折。去年7月,农业部、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起取消猪瘟疫苗、蓝耳疫苗的招标采购,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养殖户进行补贴。
这个相当于动物版的医保政策,把疫苗选择权交到了养殖户手上,意图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提升猪瘟和蓝耳疫苗的品质。养殖户们有了自主选择权,会怎么选择呢?
对规模养殖厂来讲,一旦出现瘟疫,一倒一大片,就是灾难了。他们当然舍得花钱买质量更好的“市场苗”啦。据2015年数据,规模化养殖厂养殖厂的防疫成本约19.9元/头,将防疫成本规模分摊,还是很划算的。
近年来,养殖规模化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大型养殖企业在不断扩张,规模化养殖成本的下降将散养户们挤到了墙角;另一方面,随着多项多项环保政策逐步落地,无法达标的中小养殖户被迫永久退出。
在政策加持下,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厂比重自2011年的36%提升到了2015年的44%。
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性生猪生产发展规模(2016-2020年)》,到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要达到52%。中长期看,养殖规模化提升将促进动物疫苗行业扩容。
猪瘟疫苗“一枝独秀”
市场规模虽在平稳增长,行业格局却是非常分散的,这也是永顺生物面临的隐忧。我们不妨从公司涉及的三大产品来看。
首先是猪瘟疫苗,防疫需求成熟且刚性,渗透率超过90%。2017年以前,猪瘟疫苗以招采为主,市场规模约7.15亿元。行业内共有38家生产企业在中低端的“招采苗”领域低价拼杀。
永顺生物以猪瘟疫苗起家,通过高端产品ST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获得了猪瘟疫苗龙头地位,其ST传代细胞培养工艺填补了国内传代细胞生产动物活疫苗的空白,并成为猪瘟疫苗的行业标准制定者。
在高端“市场苗”领域,共有19家企业获得ST猪瘟传代细胞苗的生产批文。永顺生物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其余18家企业的技术均源自永顺的技术转让。从疫苗批签数量看,其在猪瘟疫苗市场一家独大,份额约占22%,其他对手如中牧、天邦、普莱柯、武汉中博等市占率在5%-8%。
此外,公司的猪瘟疫苗销售网络在全国覆盖了超过300个经销商,其1.2-1.5元/头份的终端售价亦为全国最高,对经销商享有较高的议价能力。随着优质高价市场苗普及,永顺生物无疑是猪瘟疫苗市场扩容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是高致病性蓝耳疫苗,渗透率约60%-70%。2016年市场规模约15亿元,其中“招采苗”11亿,“市场苗”4亿元;预计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翻番。
“招采苗”的竞争异常激烈,生产厂家近30家,主要企业中牧、普莱柯、武汉中博、天康生物、大华农市占率分别为11%、10%、9%、6%、6%。“市场苗”中,普莱柯、中牧等优势企业目前以JXA1-R株为主,天康生物则推出了国内首创的猪蓝耳基因工程苗,引领行业的技术趋势。
2015年,永顺生物独有的高致病性蓝耳活疫苗(GDr180株)推向市场,成为市场中仅有的高端苗,凭借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上的优势快速打开市场。2016年,其蓝耳疫苗销售4444万元,同比增长41%。
再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招采苗”的渗透率80%,“市场苗”渗透率仅9%。2015年禽流感疫苗市场规模约20亿元。
“招采苗”的市场份额集中于10家定点生产企业,合计占比超过90%。其中,乾元浩、青岛易邦各占22%。各家产品同质化,以政府招采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及其多价苗为主,利润空间有限。
永顺生物2016年的禽流感疫苗销售1.04亿元,在“招采苗”市场占有率约7%。
动物疫苗行业主要公司对比
持续加码研发 在研产品储备丰富
动物疫苗行业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的比拼是竞争的重头戏。永顺生物自然很清楚这点,近三年的研发投入比例分别达8.65%、8.85%和9.84%。
永顺生物2014-2016年研发投入情况
到2016年底,永顺生物与中国兽药监察所、广东动物卫生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建立了研究合作关系,通过联合研发方式进行新品种研究。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0项、新兽药证书12项,以及兽药产品批文39项。
永顺生物在研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