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味精一度沦为资本玩家们的道具,主业连续不振,业绩一片颓势,市场份额也被不断蚕食。
河南项城,一个不为外人熟知的县级市。如果用一个人物作为其标签,可能会是袁世凯;如果要以一家企业作为其名片,那自然非莲花味精莫属。
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莲花味精”)曾经是这个小城的支柱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味精生产与出口基地。辉煌时,莲花味精支撑起了当地上千个家庭,有一个人进厂工作,全家的生活就有了指望。不过,当年的“味精大王”现在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项城人也不再以之为傲。
1月30日,莲花味精(600186,股票简称“莲花健康”)发布公告,预计2018年亏损达3.10亿到3.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亦为负值,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01
千金难求的“铁饭碗”
“对于项城人来说,莲花味精就是铁饭碗。”董明明告诉市界。不过,这已成为往事了。现在过年回家,当大家偶尔提起它的时候,只剩下了惋惜。
董明明的母亲曾在莲花味精的工厂里工作过近20年,亲历了莲花味精的盛衰。
上世纪90年代初,莲花味精开放招工指标,一万多块钱一个。为了进厂端上“铁饭碗”,1992年,董明明家卖猪卖羊凑钱给母亲买了一个指标。
彼时的莲花味精如日中天,董明明的母亲在发酵车间全年无休,而且要黑白两班倒。
1997年,莲花味精的产量达到了12万吨,产值也由1983年成立时的945万元增至2.23亿元,年加工玉米达35万吨,单厂味精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4%。第二年,莲花味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那个年代,莲花味精的工人每月能拿到好几百元的工资,而且职工食堂每月还发60张饭票,董明明放学后去职工食堂能用一张票吃到各式肉菜。自从母亲进厂工作后,他家过年都是割一整只猪后腿,没过几年,又花2000多块钱买了大彩电,成了左邻右舍中的头一家。
不过,2000年以后,莲花味精厂的盛况开始发生变化。董明明母亲的工资开始被拖欠不发,有时候甚至一连几个月都见不到工资。最让工人们惶恐的,是车间主任时不时以“裁员”来吓唬工人们。于是,发酵车间的工人们都开始给主任“送礼”。
莲花味精
2001年的一个傍晚,董明明母亲买了好多火腿肠和健力宝,还有两瓶高档白酒,然后骑着一辆三轮车去主任家“送礼”。董明明记得,母亲为此花了400多块钱,几乎是她大半个月的工资。
“东西是送了,但裁员一说也不过是虚惊一场,母亲和她车间的工友们并没有下岗失业,只是工资依然发不出来。”董明明说。
不过,裁员在几年后真的来了。莲花味精对一部分工人实施“内退”,退休人员给予一定补助:男工55岁以上,每月400块;女工50岁以上,每月260块。
2010年,董明明的母亲满50岁时,“铁饭碗”被收回,每月只剩下了260块钱的补助。在内退前约十年间,他母亲的工资一直没怎么发生过变动。“每月900元左右吧,一直那样。”董明明告诉市界。
02
“莲花”凋零
在董明明母亲下岗的2010年,莲花味精的业绩也发生了大的转折。
年报显示,莲花味精2010年净利润下滑90.78%,当期扣非净利润亏损高达2.38亿元。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莲花味精的扣非净利润一直亏损至今,至2017年,累计亏损达23.34亿元。2018年,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00亿元到3.60亿元。
其实,莲花味精的业绩震荡从2002年就开始了。2002年,公司净利润下滑86.74%,到2003年开始亏损,净利润为-1.4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52亿元。之后,净利润稍有起色,而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了4年才见起色。营收在2011年达到顶点之后,也开始了一路下滑。
有趣的是莲花味精的净利润,从2010年开始,其变化曲线呈现出规律性的波动——间隔着亏损,或者可以说间隔着盈利。更规律的是,盈利一般都在三两千万元之间,而亏损则动辄三五亿元。
翻阅年报可以发现,在莲花味精扭亏的年份,大额的政府补助和债务重组利得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14年为例,当期净利润为2386.95万元,而背后的政府补助为1.66亿元、债务重组利得4750.74万元,当年还有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3512.26万元。
在这期间,莲花味精的第一大股东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开”),持股比例为11.90%,系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而河南农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省属国有独资政策性投资机构。
自2009年12月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河南农开虽然没有给莲花味精带来经营上的改观,但在保壳大战中着实花了不少心思。
莲花味精是一家国资长期控股的企业,但是在2014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国资淡出,“资本玩家”粉墨登场。当年12月,睿康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河南农开表示“无意增持取得控制权”,夏建统正式成为莲花健康实际控制人。之后,河南农开通过减持退出了持股5%以上的股东行列。
24岁就成为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的夏建统,在资本市场上也是一个“超级玩家”。用了两年时间,夏建统就拿下了莲花味精和睿康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时还是上市公司天夏智慧的董事长。2016年,夏建统从天夏智慧套现41亿元,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套现富豪。
2016年5月19日,北京,联合睿康集团总裁夏建统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在入主莲花味精后,夏建统先后将睿康投资持有莲花味精的股份质押,到2018年2月,已100%质押给了安徽国厚,占总股本的11.78%。期间,夏建统寄予厚望的定增计划以流产而告终,莲花味精变成了债务缠身的官司户。
2018年7月,夏建统辞去了莲花味精董事长、董事等所有职务,新的董事长由在安徽国厚任职的王维法出任。目前,夏建统仍是莲花健康实际控制人,但因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其所持11.78%已被质权人安徽国厚申请轮候冻结。
莲花味精沦为资本玩家们的道具,一通倒腾没有改善公司经营状况,主业连续不振,业绩一片颓势,市场份额也被不断蚕食。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味精市场供需发生变化,从2003年开始,经过三轮行业整合,生产企业从200多家缩减至目前不足10家。在这个过程中,味精行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行业前三依次为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与伊品生物,早已不见当年“味精大王”莲花味精的身影。
截至2017年,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与伊品生物的产能分别达130万吨、70万吨、42万吨,此三家企业的市场总份额超过了80%,而且在未来,还将进一步集中。
近期莲花味精没有公布产能,只是在年报中说,5万吨以下的味精生产企业已全部被淘汰出局,形成高度集中的产业格局。有数据显示,莲花味精的市场占有率已不到9%。
03
盲目多元化
从当年的地方明星企业,沦落到今天的混吃等死状态,莲花味精到底怎么了?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黄付生向市界总结道:“经营差、老国企、负担重。”
产能过剩是味精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时候,中国的味精产量为230万吨,但是国内的消费量仅为149万吨左右,而且这还是几轮行业整合之后的现状。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味精行业的增长率在2%左右,增长空间不大。
目前,阜丰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商。它原来主要向其他味精厂商提供谷氨酸,即味精半成品,2009年开始推出味精品牌。从幕后走到台前的阜丰集团,深耕整条产业链,占据了成本优势这一核心竞争力,直接打破了味精行业的旧格局。
当莲花味精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于玉米等生产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时,阜丰集团董事长李学纯却对投资者自信地说:“玉米价格上涨与我们的经营业绩没有关系,请大家牢记这句话。”
虽然味精一直是莲花味精的核心产品,但是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莲花味精也早早就尝试了多元化布局,只不过,盲目的多元化不但没有给上市公司贡献利润,反而拖累了主业的发展。
从2000年前后开始,莲花味精相继进行了调味品、副食品、保健品、矿泉水、热电、皮革及制品、饲料、机械设备、面粉、复合肥、糖业、物流等数个领域的投资,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有的还背上了官司。
莲花味精部分其他产品
近几年来,主营业务基本稳定在了味精、鸡精、面粉、复合肥,但无一项具有核心竞争力;控股及参股的公司有6家,但2017年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最严重的一家亏损了1.78亿元。
莲花味精一开始并不缺钱,1998年首次公开发行时募集资金净额为6.80亿元,在2001年,又通过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净额7.3亿元,但是这一通花钱手法不仅没有获得收益,还将主业荒废。
在2017年对问询函的回复中,莲花味精也总结了主营业务多年亏损的原因:“2002-2004年由于大规模技术改造、环保治理的大量投入和对外投资的失败,造成资金链断裂,形成全部银行的贷款逾期,仍有部分逾期贷款无力偿还,以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融资。”
2017年,莲花味精负债率高达105.86%。
04
转型大健康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市界表示,莲花味精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在预料之中。“这些年来,随着整个行业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早已转变,味精已逐渐被家庭所抛弃。”数据显示,味精的家庭装消费仅占10%,而工业装和餐饮装分别为70%和20%。
似乎,在健康意识逐渐提升与替代品层出不穷的这些年,味精不再是家庭主妇的调味必选,而且拒绝味精的声音越来越多,“味精加热致癌”“化学制品不健康”“鸡精比味精更健康”。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纯度一般大于或等于99%,通常是用玉米发酵而来,主要功能是增加食物的鲜味。用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孙宝国的话来说,“玉米你可以吃,为什么要害怕味精呢?”而鸡精是味精加其他成分的复合调味料,也就无从谈起“更健康”之说了。
关于“味精加热致癌”的传言,流传非常广泛,不过,专注于食品工程的科普作家云无心否认了此说法。
事实是,味精经过加热是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但是这个转化率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焦谷氨酸钠并没有危害,只是不再具有味精的鲜味了。”云无心表示。
传言不仅会影响消费思维,也会制造舆论影响到企业。2012年,莲花味精在年报中指出,公司加速推进了国内鸡精、出口鸡精等新产品。
2015年,莲花味精更名为莲花健康,确定了公司未来将进入智慧农业和大健康领域的转型战略规划。
其在年报中称,基于“解决人类健康、土地健康、动植物健康”的使命,要打造“健康产品源、食品安全和营养检测管理体系、土地植物营养、综合智慧农业、创新金融、现代C2B、健康服务解决方案”的“七朵莲花”为核心的智慧农业产业链条和大健康产业生态系统。
看似改革心切,不过,高筑的债台也只是让莲花味精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蹭上了大健康的概念,并无实质性的变化,主营业务依旧是味精、面粉和鸡精,外加一个复合肥。
如今的莲花健康,如果真的想自我拯救,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如果自乱阵脚,倒下的就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