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收入过百亿药企,如此频繁的卖房,背后是海正药业所面临的困境。
一、收入过百亿、利润亏四年
海正药业全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营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抗肿瘤药、抗感染药、心血管药、抗寄生虫药、内分泌药等,2000年7月公司登陆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0267。
上市之后海正药业的业绩稳中有升,在2011年之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3年,海正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6.04亿,相比上年大幅上涨48.29%;2014年,收入进一步增长,首次突破百亿,当年实现收入100.97亿;随后2015年收入有所下降,之后再次逐年增长。2017和2018年,海正药业的营业收入均突破百亿。
与收入逐年上涨趋势不同的是,海正药业的利润却持续下降。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海正药业便开始了亏损之路;2015-2018年的4年时间,海正药业年年亏,累计亏损达到了11.75亿,与其百亿级的收入完全不匹配。
导致其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原因,是其产品盈利能力的下降。
2011年起,海正药业的毛利率持续上升,到2015年,因高毛利产品销量下滑,公司整体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之后,毛利率有所回升。
而同时,海正药业在营销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毛利率大幅下滑的2015年,公司在营销上的投入却持续在增加。当年,销售费用侵蚀了近一半的毛利。
2018年,随着医药行业两票制的推行,海正药业毛利率有了大幅的提升,而营销的投入也是“空前”的。在41.78%的毛利率下,销售费用占收入比重高达了24.68%,也就是说公司近6成的毛利都是用于了营销。
相比在营销上的投入,海正药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显得十分逊色。
海正药业在营销上的投入明显高过了其在研发上的投入,8年累计的研发投入50.67亿,而累计在营销上投入高达98.04亿。在研发上的投入仅为营销投入的一半。
二、债务攀升
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海正药业还面临着逐年攀升的债务。其所承担的利息费用持续增长,成为了业绩亏损的又一原因。
如上图所示,2015-2018年,海正药业金融负债逐年攀升,已经超过了营业收入的规模和增速。
不仅如此,海正药业的金融负债还面临着短债增加、长债减少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逐步偿还,长期债务规模有所下降,而短期借款大幅增加。从流动比率这一指标也可以明显的看出。
近4年里,海正药业流动比率持续下降,2018年末仅为0.64。2019年,流动比率再度下滑,一季度末仅为0.62。可见,海正药业面临着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也正是如此,海正药业才频繁的对外卖房,毕竟卖房是一个既可以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又可以创造利润的举措。
就在6月22日,海正药业公告将出售位于杭州市富阳鹿山新区的新建办公大楼,评估报告显示该办公大楼是在2017年9月14日建成,到目前尚不足2年,成新率为96.5%,房屋的产权都还在办理中,公司便急于出售,可以看出海正药业巨大的资金压力。
三、大修大建为何?
海正药业持续的大规模融资,主要用于了公司固定资产的建设。
如上图所示,自2011年起,海正药业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规模持续大幅增长。2018年末,海正药业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高达126.37亿,而在2011年末仅为43.41亿;7年时间里,增长了2倍。
固定资产规模的增长已经远超过了公司收入规模的增长,更是与持续下降甚至亏损的利润背道而驰。
足以看出,持续大规模新建工程、投资项目,并没有为海正药业带来应有的收益。
正如海正药业2018年年报所述,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的第一个,便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且结构性闲置产能过剩严重”。
所以,海正药业的大修大建究竟为何?
不仅没能带来应有的收益,海正药业近50亿的在建工程恐怕已存在减值的可能。
如上图所示,近年来,海正药业在建工程规模持续维持在高位,建设速度十分缓慢。
笔者整理了海正药业近几年年报对于重要在建工程的披露,以上4个大型新建项目,其工程进度可谓异常的缓慢。
二期生物工程项目,预算15.17亿,从2012年便开建,到2015年之后,工程建设速度就开始放缓,至今已累计投入13.31亿,工程建设进度达到了87%,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在建工程。历史超过6年,至今仍未完工。
年产760吨21个原料药生产项目,预算7.8亿,也是从2012年开建,在2015年时工程进度已经达到了95%,接近完工状态,可3年时间过去了,工程进度彩金占到了98%,仍有4.01亿的在建工程。特别是2017-2018年,该项目似乎停止不动了。
富阳制剂出口基地建设项目,预算12.19亿,起建时间已难以查询,追溯到2012年,该项目已经完工了90%,然而6年时间里,其工程进度一直徘徊在95%、98%、99%,似乎这个项目也停了下来。2018年末,该项目尚有5.63亿的在建工程。
富阳年产1500万支注射剂生产项目,预算5.32亿,也有着类似的情况。在2013年,该项目的进度已经达到了95%,之后便慢了下来,近两年的工程进度都是99%。2018年末,尚有1.12亿的在建工程。
这些常年“赖”在在建工程账面、不肯转固的项目,其项目的真实性和金额的公允性尚不足以明确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工程项目已经存在减值迹象。2018年,海正药业对在建工程计提了5483.35万的减值准备。
一旦完工转固,面临着需按期计提折旧,势必对本来就已经在亏损的海正药业“雪上加霜”,所以大量项目长期不转固,便避免了折旧影响利润。而另一方面,这些在建项目还可以将公司债务对应的利息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也可以避免对利润的削弱。
2018年年报显示,目前在建工程所包括的资本化利息支出已合计达到了4.81亿,其中仅2018年的资本化利息便有1.07亿。这些进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帮助海正药业缓解了高额利息对利润的影响。
可以说,海正药业的在建工程为其利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要是没有这些可以“暗藏费用”的在建工程,海正药业的业绩更加不可直视。
而这些巨额、长期“赖”账的在建工程,也是海正药业最大的“定时炸弹”。
四、严重依赖辉瑞
前文所述,2013年,海正药业实现营业收入86.04亿,相比上年大幅上涨48.29%,而这样的大涨并非海正药业自身业绩的大幅提升,而是因为与辉瑞的合作。
2012年9月,海正药业与其全资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和Pfizer Luxembourg Sarl(中文名称:辉瑞卢森堡公司)共同出资2.5亿美元设立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其中海正药业以现金方式出资1,250万美元,占5%的股份;海正杭州占46%股份;海正药业合计持有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1%的股权;辉瑞卢森堡则对海正辉瑞持股49%。
根据投资协议约定,海正药业及海正杭州公司将指定海正产品的权利授予合资公司;辉瑞公司将在中国大陆内指定辉瑞产品的权利授予合资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研药公司,美国辉瑞拥有广泛和多元化的产品线。海正药业与辉瑞共同建立合资公司,对于海正药业来说,可以利用辉瑞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扩大仿制药市场,推动海正药业的发展,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财务数据角度来看,海正辉瑞这家合资公司确实为海正药业带来了不错的收益,甚至说,要是没有海正辉瑞,海正药业的业绩更加的不忍直视。
如上表所示,自2013年海正辉瑞正式营业以来,其每年为海正药业创造了不少的营业收入,6年时间,海正辉瑞所实现的营业收入合计达到234.17亿,占6年里海正药业累计营业收入的40.4%。其中部分收入来自于辉瑞药品的分销。
2018年,随着医药行业两票制的推广,原海正辉瑞分销辉瑞药品的业务,改为了辉瑞直发销售、海正辉瑞负责推广,因此海正辉瑞收入有所下降,上市公司整体的收入也相应的下滑。从收入端可以看出,海正辉瑞对于海正药业的收入有着不小的贡献。
而从利润端来看,海正辉瑞对海正药业的贡献,可谓相当重要。
(注:海正药业对海正辉瑞实际控股51%,故海正药业的净利润按照51%并入海正药业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如上表所示,自2013年起,海正辉瑞是海正药业最大的利润贡献,在2013-2014年,其利润贡献分别达到了75.17%和84.74%。而2015年-2018年,要是没有海正辉瑞,海正药业的亏损程度更大。
由此可见,海正药业对于海正辉瑞,对于辉瑞,都有着严重的依赖。
除了卖房,近期海正药业频繁的出售其所持有的股权——转让参股公司浙江导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24%股权
控股子公司浙江海正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并进行老股转让
控股子公司浙江海晟药业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并进行老股转让
卖房、卖股权,面临巨大偿债压力的海正药业断臂以求生。卖卖卖的行为也许可以暂时缓解海正药业的资金压力,而背后真实的现状——固定资产规模过大、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盈利能力不足、重营销而轻研发,才是长久制约海正药业发展的真正因素。
而要扭转这一局面,海正药业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