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作室科研人员李晓雯正在检测科研数据。
劳模工作室科研人员在做化验检测。
“103车间生产出现异常,请各发酵车间主任立即到现场。”近日,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酵分会会长严少华召集朱毅、沈涛、李勇等几个发酵车间的主任,齐聚103车间查找生产异常症结,“问题要尽快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仅料罐的损失就会高达几十万元。”
是蒸汽压力不够,还是原辅料变更造成了影响?
经过十几个小时攻坚,病症终于找到。
2018年8月2日,泰益欣公司牵头成立以银川市劳动模范张江飞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公司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汇集到一起,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开展科研攻关。严少华、朱毅、沈涛等均为工作室成员。
“以前,各车间遇到问题都是自己死磕,技术资源得不到共享,耽误生产任务。”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张江飞说,工作室成立后,公司成立了发酵、提炼、合成、环保、质量、安全等6个分会,集中力量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成员要定期提交科研创新课题。
“截至目前,泰乐菌素发酵工艺节能降耗项目产生的效益已经超过1000万元了。”11月22日,泰益欣公司总经理刘鹏接到报表,心里踏实了许多。今年年初,为解决泰乐菌素生产瓶颈问题,从车间技术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刘鹏,确定研究课题并实现成果转化,效益远超其预期。
今年4月,公司技术总工于荣团队的一个项目进入试生产。“我们的这个项目,是为了降低豆油的使用成本。”于荣说,经7个月的试生产,该项目产生经济效益1237万元。
“经筛选,今年公司已经有18项课题实现了成果转化,年度产生经济效益3819万元。”于荣说。
于荣是劳模创新工作室“80后”科研人员郭佳的师傅。5年前,郭佳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泰益欣公司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如今,郭佳已成为工作室技术骨干。今年,她牵头组织的研发团队申请了克林霉素磷酸酯的纯化方法专利,还参加了其他小组的研发项目。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传帮带”下,郭佳等新生力量开始挑大梁,企业初步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梯队。
2018年以来,泰益欣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形式,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等认定的18项科技成果、5件授权发明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
“有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会激发企业的‘澎湃动能’,我们的志向是领跑同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一位专家说。(记者 李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