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或滥用,使得各种耐药性细菌或真菌大量涌现。每年,全球有近100万人死于无法用普通抗生素治疗的细菌感染。同时,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各种细菌本身耐药基因可横向传播,使现有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人类有可能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2017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的细菌清单,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位列该清单的前两位。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类小分子,因其杀菌快速且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可用于新型抗菌候选药物分子的研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带领的团队识别了超过1000个的抗菌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抗菌肽的结构功能改造,以提高抗菌活性、降低毒性和成本。ZY4是该团队最近设计改造的抗菌肽,具有强抗菌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毒性。
研究表明,ZY4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显示高效快速的杀菌活性,同时ZY4对这两种细菌的生物膜及滞留菌也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其综合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及头孢替坦等传统抗生素。ZY4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亚抑菌浓度的ZY4与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持续作用60代后,ZY4对这两类菌的抑菌作用未见明显改变。同时动物实验表明,ZY4可以显著抑制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在体内的扩散及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和炎症。
本研究为应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传播及感染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药物分子,也为设计高效低毒的抗菌肽提供了参考新策略。
关于抗菌肽
抗菌肽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最早产生的免疫活性分子 , 是天然免疫的重要介质 , 在宿主对抗病原入侵的免疫防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被形象地称为“天然抗菌剂”。
抗菌肽在体内除了能以直接杀死病原菌的方式起作用外 , 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免疫效应分子来启动、调节宿主免疫防御体系 , 如充当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趋化因子 , 使它们能快速聚集在炎症反应部位 ; 促进化学因子的表达和T辅助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 抑制细菌产物 ( 如脂多糖、脂壁酸 ) 诱导产生对宿主有害的细胞因子 , 避免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促使巨噬细胞及激活的淋巴细胞的凋亡 , 也就是指具有潜在消灭感染细胞的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