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我国经济动物疫苗中,猪、禽、宠物及其他用疫苗约分别占兽用疫苗市场的40%、33%、27%,这一动物种类构成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原因在于我国的禽畜种类结构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
国外主要还是以牛、羊为主,从未来发展来看,国内外动物疫苗都保持在1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且国内在技术小类上不断赶超欧美,出口疫苗的质量不断提高,并在禽流感等领域里形成了独有的高精尖技术。
目前有重要影响的全球及地区性动物疫苗厂家还有英特威、富道、梅里亚、辉瑞、诗华、先灵葆雅、拜耳和维克等。尽管全球范围内兽用疫苗的主要市场份额由少数企业占有,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少数跨国性企业控制市场的格局必将有所变化,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合并、并购与重组不可避免。而国内市场恶性竞争的加剧也必然会催生市场退出机制的产生,导致部分企业淘汰出局。
动物疫苗未来的研发趋势包括品种的多元化和安全性,品种类别越多越能对症下药,并降低动物发生疫病的可能性,安全性则要求对动物本身不易产生副作用,并且食物被食用后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本土疫苗企业应该努力细化疫苗品种,提高疫苗的安全及稳定性,以成本优势抢夺本土市场。本土动物疫苗企业的发展出路应集中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和自身管理能力,加强客户服务以及强强联合走共同发展之路几大方面。
图表:2016-2018年国际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2、国内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中国动物疫苗行业虽有百年历史,但由于国内时局动荡,行业较长时期内发展缓慢,总体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动物疫苗最早起源于 1918 年建立的青岛商品检验局血清所,但由于时局动荡等原因,二十世纪上半页国内动物疫苗行业发展缓慢,产量小,品种少,也缺少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也很落后;这段时间内,中国相继研制出牛瘟、炭疽、猪瘟、禽霍乱、抗出败、抗猪丹毒等高免血清以及牛瘟组织乳剂苗、狂犬病组织乳剂苗、牛瘟脏器苗、猪瘟疫苗、鸡新城疫疫苗等。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畜牧业畜快速发展,动物疫苗需求开始增加,但由于研发滞后,产品供给短缺,许多中试品种进入市场;进入 21 世纪后,国内相关法律政策及监管机构陆续完善,兽药生产企业必须通过 GMP 验证,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动物疫苗生产企业逐渐集中,品牌疫苗产销量加速增长,同时随着养殖规模、防疫意识、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国内动物疫苗规模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通道。
进入 21 世纪,中国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兽药管理办法,对行业内具体问题作出相关规定。此外,兽药行业拥有县级、地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进行自律管理的中国兽药协会。中国动物疫苗行业虽起源较早,但行业一直处于监管缺失的混乱状态,相关行业政策的及时出台,一方面从宏观角度为整个行业发展给予正确的政策指引和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规定产品质量要求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了其无序扩张与混乱竞争局面的形成。
中国动物疫苗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各领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出现了台阶式的跨越,企业开始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不断增加,带动产品的创新与工艺技术的进步,同时,在销售模式上,中国特有的市场苗+政府苗的双轨结构也出现了偏向市场化的优化趋势。
图表:2016-2018年中国兽用疫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