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梦想永远把目标放在脚下
1994年,张雪霞从河北大学化学系毕业,进入华北制药开启她的科研生涯,26年,科研马拉松的路上她总把目标放在脚下。
“科研和马拉松一样,是一个个大大小小节点的集合”,马拉松和科研是张雪霞生活和工作的完美结合。
张雪霞。李宁/摄
科研路上完成的第一个项目,张雪霞至今记忆犹新。那是跟着老师完成的阿维菌素精粉颜色过滤的攻关。几次试验精粉颜色依然达不到要求,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她大胆提出了,阿维菌素结晶液分别处理,先把上清液过滤去掉色素等杂质,更换滤布后再过滤精粉的办法,没想到老师采用了,在第二次处理结晶过液就得到了合格的精粉,张雪霞当时激动得无以言表,她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改进就能引起这么大的突破。后来,她的小建议、小点子多次被老师采纳并频频出彩,再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她依然笑得像个孩子。
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项目重担纷至沓来。
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是当时国内唯一一个自主研制并成功上市的新药,是华药抗感染药物领域的王牌抗生素。由于中检院更换标准品,导致当时华药的去甲万古霉素产品合格率显著降低。事发突然,难关待克,必须有人站出来迎接这个挑战。其时,去甲万古霉素工艺提升的担子落在了张雪霞的肩上。她迅速进入角色,查文献、作分析、探新路,将新分离介质和新解析系统引入去甲万古霉素制备过程,产品外观首次从褐色变为了类白色,产品质量也高于了药典标准,仅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生产工艺改进一项课题,就使其成本降低50%,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这是张雪霞担任课题负责人的第一个项目,这次胜利攻关让她感慨良多:“师傅们的严谨认真,同事们对科研的执著热爱,攻克难关时的喜悦,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药物研发工作。”因为爱,26年,奔跑的脚步踏平了一个个坎坷。
为了百姓健康咬紧牙关也要坚持
马拉松赛是耐力和毅力的考验,科研工作也同样。张雪霞说,“更多的时候奔跑的道路是寂寞的,耳边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唯有咬牙坚持才能到达终点。”
这种坚持都源于磐石一样的信念,那就是张雪霞不断提到的,“让老百姓能治得起病治得好病”。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一旦患病,后果十分严重,常导致失明或丧失眼球。患上此病的大多是农民,而对症的特效药那他霉素滴眼液在当时全靠进口,一支就是一千多块钱,许多患者因价格昂贵放弃治疗。张雪霞带领他的团队针对那他霉素生产过程中高性能菌种获得难、制剂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逐一进行攻关。最终的制剂成品和原研药保持了高度一致,药价却从1000多元降到300多元,让很多患眼疾的农民大为受益。同时,华北制药在国内首家获得那他霉素新药证书,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打破了国际制药巨头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同样让患者感恩的还有肾脏、肝脏、肺、心脏、角膜等器官移植用药环孢素,这个群体被称作“活不起”的人,华北制药环孢素的出现,给了他们活下去的保障。上海海军医科大学的朱有华教授就曾坦言:“以前许多器官移植患者手术做得起,但由于进口药太贵了,往往活不起!国产环孢素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垄断局面,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推动了器官移植走向普及化。”这是张雪霞带领团队改变了这种境况,患者日均支出费用降低了近60%,其中角膜移植用环孢素滴眼液为国内外首创,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每一项攻关都是一次马拉松,短则几个月,长则十几年,甘苦自知,寂寞也都融入了每天每一个实验操作中,是喜是累都唯有坚持。
为了企业发展共同收获冲刺的喜悦
从起点到终点,每一次冲刺都激动人心。近年来,荣誉接踵而至。
作为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她主持完善了国内最大的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解决了微生物制药领域源头菌种难以获取和药物先导物匮乏的瓶颈问题,微生物来源抗耐药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综合体系获得了7位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前沿和先进行列”,“成果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她本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8件,其中第一发明人11件。
2020年5月,她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七一前夕,她又获得“河北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面对众多荣誉,张雪霞总是腼腆一笑,她说,“成功的喜悦更多来自问题的解决和为企业创造价值。”26年,她一次又一次起跑、冲刺,收获创造的喜悦。26年,她和团队构建了国内最完善的抗耐药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药物生产线, 13个新品种的工艺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填补了6项国内空白。获得新药证书 1 件,生产批件 5 件,为华北制药新增产值14.28亿元,利税5.84亿元。
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如今的领跑者,张雪霞和她的团队,在科研创新的长跑路上踏下了一个个自豪而坚实的足印。正如张雪霞所说:我有幸从事了热爱的事业,就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我的全部智慧,能够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多给国家和人民做一些好药,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