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一年两款新药,股价却遭腰斩,东阳光蛟龙戏浅滩

   日期:2021-02-15     来源:富凯财经    浏览:903    评论:0    
核心提示:与其说东阳光长期明珠蒙尘,不如说东阳光的谨慎格局和拳头产品迭代空窗期,让它无法受到资本追捧。迄今为止东阳光主要收入依然来自于可威,而且其还保留有铝化箔业务,因为该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的50%以上,只是利润占比不足3%。
  
 医药生物板块在2020年可谓大放异彩,因疫情需求影响,有的公司业绩仅一年时间便实现十几倍增长,股价连翻数倍,但有的公司就不那么好过了,比如东阳光。

用流年不利来形容东阳光去年可以说再恰当不过了。公司拳头产品可威作为抗流感药物,很早便证实对新冠肺炎无效,不仅没能赶上疫情的需求潮,甚至因为人们注意防护使得流感患病几率大大降低,连可威的销量都直线下滑。药品集采更是造成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使东阳光又成为受伤的那个。

1

业绩下滑与集采影响还在消化中,临到年底东阳光的实控人、公司创始人又去世了,紧接着二代接班,虽然没有闹出什么狗血事件,但也让投资者对东阳光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2020年东阳光跌幅达到50.88%,股价也从10元/股左右跌到5元/股以下。地板价并不是东阳光在2021年可以奋起的主要理由,毕竟许多医药白马股已经在集采中彻底沦陷,而与破罐子破摔的这些公司相比,东阳光早早布局医药研发产业,只是还没实现从研发到产业的转型。

集采带量效果尚未显现

集采是近年来医药生物板块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行业洗牌的重要推手,从各省市集采到全国集采,过去生意滋润的医药公司失去了对各大医院的渠道把控,直接与医保集采部门对接后,大量医药代表失业,医药中间环节的暴利时代被终结。

医药公司在其中苦不堪言,集采不仅仅挤出中间水分,更让药品价格竞争放到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由于集采的品种主要是市场成熟的仿制药,价格竞争下,某款药物降价90%甚至99%都屡见不鲜。

森瑞投资医疗研究员田新杰告诉富凯君,集采除了挤出中间水分,也让仿制药价值回归,虽然这一过程中会伤害到部分药企的利润,但对于之前市场份额少的企业来说却也是机会。集采降低了企业市场销售压力,中标的企业会因集采的大额订单而带来新的收入。

东阳光对于集采的感情可谓痛并快乐着。痛苦肯定来自于药品降价,如第三批集采后,东阳光旗下公司东阳光药的盐酸莫西沙星片从45元一盒降至6.66元一盒,降幅达85.2%。盐酸莫西沙星为第四代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集采规模达到17亿元。

东阳光药的另一产品奥美沙坦酯片,作为降血压常用药,也从98元降至17.08元,降幅达到81.8%,这是第二批全国集采32个品种之一。由于药品价格降幅剧烈,东阳光的股价也接连震荡下行。

而快乐则来自于集采中标的收获,在近期结束的第四轮集采中,东阳光中标四款产品,公司也表示,随著四种药品价格下降,其中在患者中的渗透率将提高,药品销售量有望大幅上升,提升品牌影响力,收入结构也能改善,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东阳光的拳头产品可威作为抗流感药龙头,也是东阳光重要的收入来源,而疫情对可威销量影响也严重拖累了东阳光的业绩,公司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6至7亿元,同比减少54.74%到62.92%。

因此东阳光急需要寻找更多利润点分散可威对公司营收的影响力。集采的接连中标,让过去东阳光市场份额较小的产品,可以放到全国医保大舞台上,获得“以小博大”的契机。

虽然集采有医保订单量的保障,但真正落实销量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尚无法看到东阳光哪些集采中标药品会给公司带来业绩惊喜。但已经成功拿到集采入场券后,东阳光便有了薄利多销,用公司小份额产品占领大市场空间的机会,也可以为公司的医药研发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储备丰富的医药研发狂

东阳光药这个名字在国内医药公司中并不显著,作为港股公司它也很少受到国内投资者关注,直到2017年这家公司在控股股东运作下,被装入主营铝化箔产业的兄弟公司东阳光科后,更名为东阳光的A股公司才正式被国内生物医药板块接纳。

虽然东阳光药的核心资产被注入,但控股股东手中还有诸多医药产业公司在上市公司体系之外,因此东阳光近两年主要资本运作就是将这些资产纳入上市公司。去年7月东阳光发行股份购买宜昌东阳光持有的生化制药100%股权,进而拓展了上市公司的医药制造业务。

整个东阳光集团在医药领域最核心的资产,实际上是游离在上市公司体系之外的东阳光研究院。原因很简单,太费钱了,东阳光集团官网上有这样一段话术“东阳光研究院13年以来的累计总投入超过150亿元,现每年研发人员的总费用约20亿元,共有研发项目300多个,主要涵盖新药、生物药、首仿药、仿制药、宠物药、农药......”

在2017年并表东阳光药业绩之前,东阳光每年净利润只有1亿多元,并表后净利润才上升到10亿元左右。东阳光研究院一年的研发费用就20亿元,如果把研究院放到上市公司体系,结果必然是连年巨亏,接着就是退市的命运。

因此才有了东阳光药的港股上市,随着A股财富效应增强,它又转向A股市场,继而通过上市公司平台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医药资产。即便这些资产的确对东阳光医药主业有价值,但也是一种变相的输血。

只是这些资本注入还远远无法满足研究院的消耗,因此东阳光的控股股东一直在质押股份,质押率曾近乎100%。由于股价下跌及预防质押爆仓风险,近年才将质押率维持在70%左右。

如此大的研发投入也让承接研究院成果的东阳光收获颇丰。2020年半年报显示,东阳光目前共有43种医药产品在售,多个抗病毒及糖尿病领域的在研新药,包括抗丙肝新药伏拉瑞韦、二代及三代胰岛素、小分子糖尿病药物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及生物制剂利拉鲁肽,治疗领域涵盖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治疗领域。

这些在研项目如果不够直观,那么东阳光2020年获批两个化学一类创新药上市,就显得尤为突出。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网站显示,2020年只有9款本土药企创新药物被宣布批准上市。

其中新药磷酸依米他韦的上市,使东阳光打开了我国1000万慢性丙型肝炎市场空间。在大批医药公司为了仿制药的集采份额打生打死时候,东阳光的创新药已经开始慢慢发力。

东阳光2019年年报中显示,公司在研品种达到18个,除了在2020年兑现承诺上市的新药磷酸依米他韦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另外NS3/4A蛋白酶抑制剂伏拉瑞韦已进入临床III期试验;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预混)、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注射剂已完成临床III期试验,门冬胰岛素已完成临床I期。

国内虽然医药上市公司众多,但是真正倾注创新研发的公司可谓聊聊,仅有的几家还估值奇高。而东阳光这样一个重视研发且新药在研储备丰富的公司,长期被埋没在一众仿制药企业中。

与其说东阳光长期明珠蒙尘,不如说东阳光的谨慎格局和拳头产品迭代空窗期,让它无法受到资本追捧。迄今为止东阳光主要收入依然来自于可威,而且其还保留有铝化箔业务,因为该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的50%以上,只是利润占比不足3%。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