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凯赛生物新尼龙聚酰胺 性能优于传统化工品 只待需求放量

   日期:2021-03-05     来源:科创板日报    浏览:966    评论:0    
核心提示:《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凯赛生物获悉,其重要储备产品为生物基聚酰胺。聚酰胺俗称尼龙(英文名:PA),具有超强的抗磨性和吸湿性等优点,可应用于服装、橡胶材料加固、汽车和机械设备的注塑零件等,每年全球生产规模近千万吨。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金小莫)讯,一提到“碳中和”,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这些具有能源替代属性的赛道。然而,有这样一家新型生物基材料企业,它通过独特的工艺,生产每单位重量的新型材料,产生的碳排放较传统化工法可以减少一半以上,在碳减排的大趋势下优势尽显。

它就是去年8月登陆资本市场的科创板公司——凯赛生物。

“凯赛生物的生产原料或为含淀粉的农作物等‘可再生生物质’,或为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生产过程则完全运用‘生物法’。相较于传统化工企业,其原材料低碳、生产过程减碳。”有关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数据已证明,其以生物法生产每单位重量的新型聚酰胺PA56能分别较传统化工法生产的同类产品尼龙PA66、PA6减少碳排放50%、56%。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材料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随着“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下游应用市场有望受政策驱动而得到巨大的需求释放,凯赛生物或能借势扩大对部分传统化工产品的替代。

生产过程与酿酒异曲同工

从业务来看,凯赛生物为一家材料企业,在传统行业中,这类企业多为石化企业。

前述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科普称,要理解凯赛生物须先了解两个关键词。一是生物基,指所生产的产品原材料来源于生物质原料,比如玉米、木薯、秸秆等;二是生物法,指原材料在加工成产品的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方法为生物制造方法,而非传统的石化方法。

后者为凯赛生物可实现“碳中和”的秘诀。

在凯赛生物展厅的展示墙前,前述负责人以生物基戊二胺的生产为例,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讲述了生产过程:葡萄糖类原材料经处理后投入生物转化罐中,在这里,它们会与特定挑选甚至是经基因改造的工程级菌体相遇,在后者的细胞工厂中,原材料可进一步被加工成所需要的产品,再经分离提取、干燥等步骤完成下线。

1

由特定的微生物“工人”生产特定的新材料,可实现生产过程“碳中和”甚至是“负碳”。图片来源:凯赛生物招股书。

“在生物转化罐中,以适当的菌种作为‘生产工人’,通过发酵转化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将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进行转化:一方面,它们为菌体生长提供了能量;另一方面,它们在一系列生物酶的作用下可生物合成目标产物。所使用的原料多为淀粉、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它们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得,所以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负碳’的。”前述负责人称。

若简单粗暴地理解,其生产新材料的过程其实和做酸奶、酿酒是同一基本原理。

突破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此间,对菌种的设计、编辑、筛选、培养是核心秘笈,并需保证菌种的生产效率及产量维持在稳定的数值。后者对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也鲜有企业可以做到。

记者另从学界人士处获悉,若要使用微生物菌进行生产,它们在实验室摇瓶和工业用大反应器中的表现是“天差地别”的,因为二者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又会引起微生物们的不同代谢反应,进而影响其“生产工作”,“在合适的时候给它们合适的营养物质、及时排出代谢废物,比养孩子还要精细”。

“凯赛生物的生物法产业化能力是全球领先的。”凯赛生物称,其生物法生产的二元酸系列产品在全球市场处于主导地位,2019年产能为7.5万吨,产品毛利为47.78%。下游客户有杜邦、艾曼斯、赢创等全球著名化工企业,后者以之为原料进一步加工制成聚酰胺、香料、高档热熔胶、高档润滑油、耐寒增塑剂、粉末涂料等下游应用产品。

凯赛生物的生产基地建于乌苏和金乡。据招股书和公告披露,其拟兴建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乌苏3万吨长链二元酸和2万吨长链聚酰胺项目等,另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正在乌苏进行调试。

新“尼龙”产业群在山西兴建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凯赛生物获悉,其重要储备产品为生物基聚酰胺。聚酰胺俗称尼龙(英文名:PA),具有超强的抗磨性和吸湿性等优点,可应用于服装、橡胶材料加固、汽车和机械设备的注塑零件等,每年全球生产规模近千万吨。

若以石化方法制备聚酰胺,其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这限制了国内产能,致使我国年进口量维持在近80-100万吨水平。凯赛生物称,其聚酰胺产品作为一种生物基材料,其应用推广将对改善我国关键材料对外进口依赖有着积极作用。

除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外,凯赛以生物法制备的生物基聚酰胺在性能、成本上也有优势。目前,凯赛生物已推出泰纶、ECOPENT两款生物基聚酰胺品牌,分别聚焦于纺织、工程材料领域。

在凯赛生物位于上海张江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内,《科创板日报》记者则见到了所展示出的下游应用可能:有泳衣、瑜伽服、特种户外衣裤、地毯等;也有应用在汽车、日用品等领域的塑料产品……

 

由凯赛生物所生产的新尼龙,经进一步加工后,可制成许多产品。图片来源:《科创板日报》记者摄于凯赛生物上海。

“相比传统尼龙,以泰纶为原材料的纺织品在吸湿性、染色性、柔软度、耐磨性、阻燃性等方面的性能都有所提升。”相关负责人进一步《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泰纶已与一些下游知名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不过推进进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此外,凯赛生物与山西综改区合作共建“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除用于扩产能外,凯赛生物还计划构建生物基聚酰胺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园项目投资,联通产业链下游,使其生物基聚酰胺尽快渗透到各项商品中。

“我们还要继续扩大产能。只有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对传统石化原料形成替代,而不只是举着‘碳中和’的旗帜做概念上的营销。”凯赛生物表示。

未来不止“碳中和”

目前,凯赛生物已有三款主营产品上市,分别为:长链二元酸、戊二胺、聚酰胺。目前以长链二元酸为主。据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二元酸产品营收占凯赛生物总营收的99.62%、99.70%和 99.56%;戊二胺主要作为其储备产品聚酰胺的原材料,后者的10万吨产能生产线正在调试过程中,今年将具备量产条件。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企业,仅有3款产品的凯赛生物发展并不快,甚至还有点慢。对此,凯赛生物表示,“很多投资人、机构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凯赛。他们常常把我们与化工企业相比较,认为我们产能低、PE估值不合理。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全然不同于化工的新的行业,凯赛用了13年才实现了长链二元酸对化学法制品的完全替代,可见行业壁垒之高。”

之所以选择生物法做新材料,凯赛生物表示,这是因为,在理论上,很多石油化学品都能够通过生物法从生物原料制得,而且生物法还可以合成传统化工法无法合成的新材料,反应过程绿色、条件温和,原材料获取便利,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事实上,人类社会是建立于材料创新之上的社会,材料的发展极大改变并丰富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目前,绝大多数材料的原材料来自于石油,该行业也诞生了陶氏杜邦、巴斯夫、3M、LG、赢创、拜耳等化工巨头。凯赛生物选择生物法切入,或存“弯道超车”的可能。

“20年前,凯赛生物决定做这一行的时候,根本没有‘碳中和’的概念,但我们笃信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并且相信,可以借助生物法的技术手段创造一个全然不基于传统石化的新材料世界。”凯赛生物称。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