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间,凯赛生物(SH.688065)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凯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27.83%;归属于上市凯赛生物股东的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58.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39亿元,同比增长56.65%。
凯赛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速推进在新疆和山西等地的项目建设,其中乌苏生产基地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正式投产,同时公司还加快了对产业链下游工程塑料、纺丝、复合材料领域的布局。
该人士透露,公司对生物基聚酰胺56产品进行了“全消光-高速-熔体直纺”工艺的验证,高效制备合格的预取向丝(POY)和全牵伸丝(FDY),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该工艺将节省常规切片纺过程中的切粒、切粒干燥、再熔融等环节,可进一步加强凯赛生物聚酰胺56民用丝纤维在产品性能和纺丝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20年10月11日,凯赛生物曾发布公告,拟出资40.1亿元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同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投资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
当时,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该项目为“合成生物学史上最大的项目”,公司“将与山西各级政府一道,在山西综改区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合成生物材料产业园区’”。
凯赛生物方面向记者介绍,该园区于2020年10月份在阳曲县东黄水镇开工建设。2021年1月份,凯赛生物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和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在园区开工建设。2021年2月份,合成生物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合成生物学学院、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在太原揭牌成立,这将为园区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目前,凯赛生物山西项目(包括研究院设计及建设、设备采购、土建工程等)正在稳步推进中。
此外,经过一年的建设和调试过程,凯赛生物乌苏生产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年产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已于2021年上半年末开始投料生产,调试产出的生物基戊二胺及在连续和间歇聚合装置上获得的生物基聚酰胺产品质量均达到设计指标,下游验证和推广加速。其顺利投产将为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验证技术和开拓市场,为产业园的建设打下基础。
助力碳中和 合成生物前景可期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凯赛生物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57%,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公司方面介绍,在加大在生物基聚酰胺应用开发投入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经过近半年的研发,目前凯赛生物正在开展秸秆处理和应用于乳酸生产的中试实验。
此外,凯赛生物在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战略发展中紧贴国家“碳中和”主题,持续为“碳中和”助力。
在“碳中和”的产业背景下,合成生物技术有望提供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化道路。凯赛生物上述负责人表示,国家逐步开放和规范碳交易市场,对比传统化工合成行业,公司在碳排放上有巨大的优势,或将在碳交易市场上大展拳脚。
据悉,凯赛生物的生物基戊二胺产品可再生碳含量达100%,系列生物基聚酰胺中可再生碳含量更是高达45%至100%。以戊二胺为原料生产的单位生物基聚酰胺56的碳排放比传统尼龙6和尼龙66减少一半以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家公司的布局和节奏还是挺稳的,一直在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布局。”一位不愿具名的生物医药业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全球碳减排的大环境下,凯赛生物在新材料领域进行创新性突破和下游领域加快布局,是为后期的市场规模扩张打基础。他建议,公司建设项目涉及金额巨大,人员众多,需要注意快速扩张中产生的内控问题。
(编辑 崔漫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