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6岁的湖南娃儿张友明硕士毕业后,远赴德国深造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毕业、博士后研究、创立革命性基因重组技术、创办技术公司,张友明的科研之路走得坚定而自信。
张友明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出去以后,对国家的感情不可以替代或者不可以忘记的,尽管我们在外面做了这么多年,但是对中国还是深有情感。特别像我,我从农村出来的,对我自己进入大学这个事情,一直很感激国家对我们的支持,所以总是希望可以回来做些事情。”
张友明主要从事通过微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工作,微生物基因工程不管是在医药、农业、工业,还是在健康、环境领域都能应用到,张友明是用微生物做医药方面的研究,用微生物做药物研发。
虽然加入了德国籍,但是在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取得成果的张友明,心里惦记着却是祖国。
张友明告诉记者,“因为中国的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在世界上是比较排后的,因为我本人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在国外发明的技术,这个技术就可以做很多微生物医药的研发,把它研发的效率提高很多倍。”
2012年,在德国学习、工作已有22年的张友明决定回国发展。2012年回来的时候,张友明挑了很多地方,从深圳开始,深圳、广州、湖南、西安那边的西北农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的东南大学,最后一站是山东。最终,张友明选择留在了山东,被聘为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友明说,“山东给我的感觉挺好的,一个是我的学生很多都是山东人,第二个就是我觉得山东的风土人情跟我们湖南人性格还是有些吻合的,比较直爽,做什么事情不拖拉,而且比较勤奋。另外就是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跟我的研究方向也非常吻合,山东大学这个平台对我的科研有很大帮助。”
在张友明的带动下,8名博士生、博士后一起来到了山东,其中5位是山东人。提到自己的山东学生,张友明赞不绝口,优秀、踏实、工作勤奋是学生们留给他的主要印象。
跟张友明一起来到山东,全职加入实验室的学生里,有3名是德国人。对于张友明来说,说服德国学生跟他一起回中国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在张友明回国之前,几乎每一年,都有带德国籍学生做科研。
到目前为止,张友明带领下的团队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发表了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有13篇Nature及其系列论文,还有一些技术申请了专利,还有几个药物相关成果准备进入临床实验,用于开发抗肿瘤、抗感染的药物。2021年,张友明被授予“山东省荣誉公民”。
目前,张友明持有的还是德国护照,还是德国籍,虽然在申请重新恢复中国国籍,但是现在还没有完成。
时光荏苒,张友明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工作近九年了,在张友明的带领下,国重室各项事业发展均取得了巨大进步。离退休还有近十年时间,张友明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自己的科研工作充满期待。希望将来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科研上,研究出解决老百姓疾苦的药物,为国家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