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来说,合成生物学尚且是陌生的概念。近年来,该行业在生命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等交叉学科融汇发展下,已经进入一个飞速飞速发展的阶段。与化学合成相比,合成生物制造通过利用糖、二氧化碳等可再生碳资源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生产,反应过程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能更好实现环境友好的规模化生产,被喻为颠覆性的生产方式。
“合成生物技术产品性能会更好,想象空间也很大,比如我们也可以用合成技术形成蚕丝这样大家喜欢的衣料。”态创生物创始人、“95后”张志乾表示。张志乾是一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生,读博不久后开始接触到合成生物学,从而成为该分支学科的“重度爱好者”,便成立实验室,潜心研究生物机理。
据介绍,美国及欧美地区在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起步相对早,如今已诞生了一批初创公司。而在国内,合成生物行业近几年方开始形成。在投身基础研究之时,张志乾并没有太多的战友,但他已经从这个领域得到非凡的体验——“在时代里,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属于时代主旋律的事情”。
此前,张志乾在合成生物里通过多种基因编辑工具、定向进化及微流控平台等技术沉淀出自有元件库,搭建出兼具量产能力和普适性的Tidetron Altra平台型菌株库。伴随着我国将合成生物科学作为重点研发领域,行业整体发展迅速。不过,生物合成从实验室科研到转化落地,还需要攻克复杂的生产工艺,方才能形成对产业的实质影响。
在最初开始研发里,张志乾这位年轻人就将目标聚焦在美妆、食物等规模化生产可能上。实验室里突破了技术难点后,团队从成本和实际生产问题,不断改进和调适,终于搭建出兼具量产和普适性的Tidetron Altra平台型菌株库。
2021年其在自有工厂进行量产,为各行业持续提供原料,目前已量产产品接近30种小分子肽,以及食品代糖赤藓糖醇等几十种物质,工厂年产能已突破万吨,为行业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料输送。
“所谓多物质量产就是多种物质的规模化生产。”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建忠教授解释,目前国内大部分合成生物学公司的产品都处在研发阶段、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少数企业也只实现了单一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记者从现有市场调查报告获悉,合成生物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可实现量尚少,态创生物系国内首批实现多种物质量产且规模商业化的生物制造平台,正式成立短短10月内,九合创投、真格基金、君联资本、IDG资本,先后进入投资。
“以应用为导向做技术攻坚,以技术攻坚实现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带动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张志乾表示,态创生物在未来将继续在开放共享平台型技术和菌株库元件库、与更多产业达成深度合作,持续探索低碳环保原料供给的无限可能,继续从源头、从前沿科技里创造绿色生活方式。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责编 |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