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衰老的过程,就是胶原蛋白流失的过程。”相信每一个想要极致抗衰,对保持胶原蛋白感有着强烈渴望的求美者,或多或少都对口服胶原蛋白都动过心。但在口服胶原蛋白的火热市场下,却始终伴随着业内专家和医生们各持一方的观点,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作者|Cynthia
从“口服胶原蛋白是智商税?到底有没有用?”,到“是否有明确的数据和研究,能量化胶原蛋白的合成”等各种问题上,双方“撕” 得不可开交,甚至分为“挺胶派”和“反胶派”。对峙大战的“炮火”,一触即发。
01
口服胶原蛋白经济迎来逆袭增长
全靠Z世代的新消费群体“买账”?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我国的口服美容市场一直处于低沉状态。随着Z世代新消费群体的崛起,新消费需求的出现,口服美容市场也迎来了新机遇。
Z世代健康观念强,注重由内到外关爱和调理自己,不仅成为了口服美容产品的主力军,还将更多的热门护肤成分逐渐“内服化”。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显示,Z世代近7成的女性会选择健康食品来养生,其中以胶原蛋白为主的保健药品占到41.7%。
口服美容产品的背后,是我国朝气蓬勃的胶原蛋白赛道的发展。《2022女性品质生活消费趋势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胶原蛋白作为“老牌”的口服美容成分,其制品形态十分丰富,女性消费者对于胶原蛋白补充方式的关注点集中在日常食补,针对性补充剂以及外用,其中针对性口服补充占到44%。
小红书排名前三被提及的胶原蛋白类型,分别是类人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
口服胶原蛋白需求的精细化趋势下,消费者不仅要健康的胶原蛋白,还想要好吃的胶原蛋白,软糖型、果冻型等形态的增速明显,不断推动口服胶原蛋白的创新发展。但在一片火热的口服胶原蛋白市场下,隐藏的却是“挺胶派”和“反胶派”的攻坚大战,双方“炮火”一触即发。
02
双方 “开撕”第一轮
口服胶原蛋白到底能不能被吸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口服胶原蛋白一直深陷“智商税”风波,甚至一度被认为跟吃鸡蛋没有区别。但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明确了口服类水解胶原蛋白(肽),跟蛋白质、食补胶原蛋白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食补猪蹄、肉皮等中含有的胶原蛋白,分子量过大,进入人体后不能被直接吸收,而是要经过蛋白酶和肽酶分解为氨基酸,此过程并不能补充胶原蛋白,还容易摄入了过多的动物脂肪,容易长胖;而口服胶原蛋白肽,经过水解后分子量非常小,与普通胶原蛋白的吸收率完全不同,不经过酶解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多肽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肽运转系统被吸收。针对口服的多肽,其被吸收前还会经过胃液的消化以及小肠上部的肠道酶,降解形成分子量更低的多肽。
同时,口服胶原蛋白肽还能分解为小分子肽或胶原寡肽,使其作为信号分子激活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生产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糖胺聚糖等在细胞外基质起支撑和填充作用的成分。
基本上,口服胶原蛋白肽能被人体吸收不必质疑,但随后又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
03
双方“开撕”第二轮
口服胶原蛋白肽是否能到达皮肤合成胶原?
《胶原蛋白肽补充方式对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影响》中表明,小分子的胶原蛋白肽经吸收后最终大部分参与皮肤胶原蛋白合成,皮肤中的羟脯氨酸含量会增加。
因此,我们能看出胶原蛋白肽对皮肤的影响中,羟脯氨酸是关键。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为合成Ⅰ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特有的氨基酸,尤其是羟脯氨酸既无法通过人体自主合成,也几乎不存在于其他蛋白物质中。
而胶原蛋白活性肽被吸收后,能通过增强脯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将脯氨酸转化合成更多的羟脯氨酸,进而合成胶原纤维直接搭建胶原蛋白结构。目前为止,关于这一点上国内外已经发表了上百篇关于胶原蛋白肽功效研究的学术论文。从动物模型,到双盲随机实验等,基本上都证实了口服胶原蛋白肽,是能促进羟脯氨酸含量的增多的。
但双方“开撕”第二轮的关键点就在这,我们目前从各种文献中只能确定内服胶原蛋白,能帮助我们增加了合成胶原蛋白的物质,但并没有明确的数据和实验来证明“口服胶原蛋白肽,直接导致合成胶原蛋白”。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胶原蛋白的改善很难精确化量化地进行测试,客观地证明其是如何让肌肤变得有弹性。再加上胶原蛋白肽行业的市场教育不充分,行业统一标准一直未出台,很多胶原蛋白企业可能会出现市场不规范的情况。
因此,即使是在国内外的实验数据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口服胶原蛋白肽是否能有效果依旧争议不断,大部分人更多的是持观望态度。也有专家明确表示,人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所以现在双方都是各执一词,都没有证据证明胶原蛋白肽能促进胶原合成进行抗衰,也没有证据证明胶原蛋白不能抗衰。
那你是口服胶原蛋白的支持方,还是反对方呢?投票选出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