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新能源汽车作为工业4.0的产物在二级市场上连创新高,合成生物作为工业5.0概念的探路石,站在了一级投资圈里的风口上。
合成生物是什么?2010年,首位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造出“人造单细胞生物”的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曾将合成生物学描述为“像组装电路一样组装生命”。
实际上,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诞生于21世纪初,迄今已发展了将近20年。同时,作为一个二级分类下的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几乎涉及生物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并与工程学、化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等学科进行了跨学科融合。
2022年6月,深圳市科创委、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工信局联合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该行动计划指出,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已初具规模,5至10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小舟,师从美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先驱Jay D. Keasling教授。罗小舟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程序,这好比是人类正在试图读懂上帝的源代码,并开始在生命体上试着编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访问了多名业内专家,他们指出,合成生物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好比是一个从二进制到四进制的过程。若说IT的底层代码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信息系统,那么合成生物学则是由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四个碱基分子构成的四进制系统。
如今,合成生物已深入各行各业。在食品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合成酵母制造出一块以假乱真的人造肉;在农业领域,该技术可以借由改造噬菌体制成减少农药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在医疗领域,利用该技术分析病毒基因可以实现mRNA疫苗的快速制备;在化学品领域,用生物法制备戊二胺可用广泛应用于尼龙的生产。
正因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广泛且与制造业高度相关,投资人将其视为工业5.0概念中有望最先迎来爆发的产业。许多著名科技公司创始人,如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志远都在投资合成生物产业。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还处于“IT+BT(生物与信息融合)”阶段,但未来有一天,“互联网技术赋能(IT+)”将会转向“生物科技赋能(BT+)”。
合成生物投资进入项目释放期
在互联网大厂纷纷宣告过冬的时刻,VC圈内部很少再提及新经济,转而开始追捧一条新赛道——合成生物。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根据公开报道统计,截至2022年6月,已有微构工场、英矽智能、蓝晶微生物等15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融资。而这些公司背后的VC/PE机构,包括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经纬创投、源码资本等,都曾是领头消费互联网的投资机构。
不少投资人认为,中国合成生物的投资元年是2021年,而美国合成生物产业的火热则更早一些。美国在2018年已到达第一轮合成生物投资潮的峰值,目前正在通往第二波峰值的路上。
据SynBioBeta统计,2016年全球合成生物领域公司融资规模只有不到20亿美元,2019年为31亿美元,2018年为近40亿美元,到2020年该数值达到了78亿美元,并有74家合成生物公司完成上市。
丛永俭,作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下称合成所)基金高级顾问,曾主导了诸多领域的投资项目,并投资过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几年前他的主要精力就开始放在合成生物领域。
谈起合成生物如今的火热势头,丛永俭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在2021年之前,中国投资机构基本没有几家系统地关注过合成生物领域。“两年前有一位合成生物领域的知名研究员,一连见了至少40家机构投资人,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投,现在风口来了,他的项目又开始被无数机构追捧。”
投资圈对合成生物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丛永俭早年间与投资圈内人士聊合成生物时,不少同行甚至将该行业的超前理念看作天方夜谭。“这7-8年来,我周围投资圈子里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合成生物这个赛道具有颠覆性的潜力,甚至绝大多数机构压根没有听过‘合成生物’四个字。这么大的一个领域,被中国的投资人系统性地忽略了。相对应的是,美国投资机构关注合成生物领域已经十多年了,经历了完整的投资周期,去年已经是美国第二个周期的开始。”他说。
对此,罗小舟表示,随着基因测序及AI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工程进入高通量时代,让相当于存放在“0-1”阶段的研究成果进入集中释放期,从而引发了近期的投资热。同时,生物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让自动化机器替代人手实验,使得原来需要10余年完成的项目缩短到3年内完成,这也促使风险投资人更加愿意容忍风险。
但罗小舟也指出,一旦合成生物第一批的研发成果释放完毕,后面可能进入冷静期,毕竟前期积累量有限。
一份2020年的麦肯锡研究报告认为,未来10-20年合成生物产业将带来每年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出。有限的项目和可观的收益,让投资人开始加速涌向此赛道。
丛永俭指出,互联网和合成生物在底层逻辑上截然不同。互联网行业的很多公司侧重模式创新,例如针对C端的公司,只要聚集到足够的用户,收集的数据足够多、足够快,实现指数级增长,就可以依靠资本迅速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合成生物侧重科学技术创新,有些类似于生物医药的逻辑,但覆盖面远远大于生物医药。不仅终端客户数量规模相对较小,产品的开发周期也较长,这导致新产品面世的时间跨度比较大。
“近期已出现投资机构不计代价抢项目、疯狂抬高估值的现象。”丛永俭指出,合作生物产业在国内刚刚起步,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portant; text-align: center !important;"> 深圳为企业搭台,预计5年内出成果
除了商界对合成生物的预期一路高歌猛进,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布局合成生物产业。
但正如丛永俭所反思的那样,不同于互联网领域大量的“工程师创业”模式,合成生物领域更多的是“科学家创业”。而科学家创业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比做科研少。
昂贵的设备和耗材费用是创业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近期走访了深圳市光明科学城,深圳在合成生物大设施项目的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叠加7.22亿元的软硬件设备投资。这还只是研发之前的硬件投入。
深圳市光明区发展改革局一位官员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深圳的大设施建成后将走开放共享的平台运营模式,“好比说,光明科学城实际上在做一个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平台”。而之所以考虑该运营模式,一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二是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竞争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
合成生物产业讲求全链式发展,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教育链“四链协同”。但在国内能集齐四链的地方实则不多。
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的四位创业者认为,依据他们的走访调研,目前国内合成生物产业开始聚集,以华南的深圳、华东的上海和华北的天津为三大聚集地。
深圳柏垠生物CEO崔俊锋与上述三个地方都有渊源。1997年,崔俊锋进入天津大学读书,2004毕业后安家上海,2021年底正式从上海来深圳创业。他认为,三大聚集地中,天津由于是天津大学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在地,在学术和研究端有先发优势。上海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发力也早,于2008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合成生物重点实验室,但是对合成生物企业的产业孵化进展较慢。
深圳光明科学城是合成生物产业的后起之秀,政府对整个产业的扶持最下功夫。不仅引入合成所培育科研土壤,还集中布局修建了开放共享的大设施平台,并出台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2021年10月,深圳市光明区推出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四个1000万”,即重点科技专项支持最高1000万、用房租金补贴最高1000万、GMP厂房改造补贴最高1000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最高1000万。
现代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回报周期并不短,但鉴于光明区大力发展科研经济,重点构建合成生物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述光明区发改局官员认为,预计未来5年内能产出成果,可能会成为光明科学城最先爆发的赛道。
深圳对合成生物产业的扶持力度之大,也产生了产业聚集效应。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罗巍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称,过去3年国内新成立逾90家合成生物企业,目前聚集在深圳的有50多家,单在光明区内就有近40家。
portant; text-align: center !important;"> 合成生物行业急缺复合型人才
虽然合成生物产业有了商界和政府的支持,但现阶段中国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发展上,急缺复合型人才。
深圳市赛特罗生物医疗技术公司CEO张利峰指出,合成生物最终还是要讲求商业化落地,因此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支撑。
对于科研人员的类型,罗小舟指出,合成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生物、化学、医学、物理、计算机知识高度交叉。例如,研发某种药物需要观察动物的肠道菌群是否失调,要求研究人员有生物学科基础。与此同时,机器学习、计算机编程在实验操作环节也是必备技能。
而缺乏复合型人才,也对企业的运营成本与管理带来挑战。崔俊锋表示,由于目前难以找到有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其团队只能到各个领域“拼配”,与“即插即用”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距离。
在人才储备方面,深圳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科研团队,规模已近千人,平均年龄在38岁。罗小舟在采访中提到,之所以来深从事科研工作,一是深圳对科研产业的政策扶持到位,二是合成所内都是青年科学家,在科研领域愿意做前瞻性尝试。
这个前瞻性尝试包括:开设合成生物本科专业,以及建立一个专注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中心(全称为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罗小舟表示,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留住科研人才。
罗小舟进一步解释道,合成所与创新中心分别代表产业链上的两个阶段,前者为“0-1”的基础科研平台,后者为“1-10”的产业转化平台。目前两边的团队已在同一栋大楼工作,构建起“楼上楼下”的交流环境,加速人才从学术端到企业端的转换。同时,光明科学城内还规划有“10-100”的专业园区,以便打通产业化的最后一关,后续吸引更多优质人才留深工作。
此外,合成所还将定期举办竞赛来帮助企业搜罗人才。据悉,深圳理工大学(筹)今年7月将举办中国首届合成生物学竞赛。该竞赛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目前已吸引23家联合单位和27支全国顶尖科研团队参赛。
虽然深圳合成生物产业正在向未来狂奔,但罗小舟也指出,还存在一系列法律监管上的难题亟待破解。
罗小舟表示,无论是欧美法系还是中国现行的专利法,对合成生物研究成果的保护标准存在难以界定的情况。例如,对未经严格测试但又符合学界常识的海量突变体,业界对于是否颁发专利保护相关科研成果仍未达成共识。
针对此问题,华东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肖海在其202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标准确定应作为优先事项,尤其是与遗传成分的结构、功能和描述、数据共享、生物安保和法律有关的标准。
今年1月,深圳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站正式落户。光明区科创局一位科员透露,深圳今年将制定出合成生物行业内的统一标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创新链上呵护初创企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陈思琦、实习生乔梓丹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