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南京诺维赞 曹林:热血寻“酶”,让世界看到中国“生物芯片”

   日期:2022-11-09     来源:新华报业    浏览:1781    评论:0    
核心提示:2012年,曹林联合师兄弟创立诺唯赞,一头闯入生物科研试剂领域。面对拥有雄厚技术、高品质产品、广泛销售渠道的国际巨头,这只“初生牛犊”脚踏荆棘,始终坚持原始创新,致力于攻坚多项国际高端酶、抗原抗体“卡脖子”技术。
  
                  “这是一个‘疯子’,带领着一群‘傻子’,加上几个‘聪明人’创新创业的故事。”在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林的创业自述中,这个“疯子”就是他自己。

“进口生物试剂价格昂贵且货期长,售后技术指导也跟不上,难道我们就没有能力制造属于国人自己的试剂吗?”十年前,还在大学任教的曹林,做实验时觉得掣肘难行,由此坚定研发国产生物试剂的想法。

2012年,曹林联合师兄弟创立诺唯赞,一头闯入生物科研试剂领域。面对拥有雄厚技术、高品质产品、广泛销售渠道的国际巨头,这只“初生牛犊”脚踏荆棘,始终坚持原始创新,致力于攻坚多项国际高端酶、抗原抗体“卡脖子”技术。

创业初期,无运营资金、无品牌积累、无运营经验,曹林笑称:“三无情况下,仅凭着‘振兴民族生物产业’的一腔热血,选择了自研产品、自建渠道这样一条少有人走的崎岖道路,不断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但他从未想过放弃,永不服输、勇于探索的性格驱使他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攻克难关。

1

“和曹博士做实验,他会给我们准备两包方便面。”同事回忆,在做实验时,曹林常常为了等结果不去吃饭,“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但他很认真地和我说,做实验是很严肃的事情,离开一分钟结果也许就会千差万别。”

“为获得大量临床数据,曹博士和我们花了2年多的时间,选择了近3万例样本,并用六个月去回访追踪。”诺唯赞医疗产品总监颜丹告诉记者,在临床落地前,几乎所有人都夜以继日工作,愈挫愈勇。

很多疾病治疗的关键,都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在诺唯赞,很多产品研发的突破点就在于和时间赛跑,通过一个个小小的试剂盒帮助患者进行病症的早期筛查。“比如胸痛,传统的确诊方式需要一个多小时,而每半小时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一。公司开发的试剂盒8分钟就出检测结果,争取了‘黄金两小时’。”颜丹说。

而试剂盒中最关键的生物原料酶,就如同产品的“芯片”,必须从源头上实现自主可控。“我们始终将创新和技术作为安家立命之本,从底层技术出发,精益求精打磨国产生物科技的‘芯片’,不断提升酶的性能、质量、活性,使其更耐杂质、抗干扰,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曹林说。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成功也没有捷径可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秘书给他拆开的快递也全是书籍:“他常说,我必须不停地输入新知识才能带着大家做好研发。”

十年孜孜以求,曹林带领团队在生命科学、体外诊断、科研试剂、动物检疫等领域研发了1000多种关键原料,1000多个终端产品,应用于国内外上千家医院、高校、检测中心和体检中心。诺唯赞也成长为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并于2021年11月成功登陆科创板。

时至今日,诺唯赞已逐步走出创业之初的泥泞,在多个细分行业实现了源头创新与国产化。但“疯子”和“傻子”的行为依然在持续。

“从南京双拜巷78号的106平方米,到栖霞区红枫科技园的50000多平方米研发基地,公司越做越大,事务越来越多,但他依然时刻保持危机感,不断进取,总是嗅觉最敏锐的那个人。”同事说,曹林经常用企业生命周期S型曲线(初创-成长-成熟-衰退)来提醒自己和员工:“诺唯赞凭借什么能爬出死亡谷?答案就是创新!”

诺唯赞自成以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在研发设备、项目、人员等方面投入超过5亿元。2022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也已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约85.72%。截至上半年,公司研发人员达到700多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达到46%,研发队伍建设已处在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初创时,组织大家春游,一辆大巴车就足够了。”十年来,诺唯赞从一个只有10余人的团队,快速成长为4800名员工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诺唯赞招收校招生约1800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名校毕业生的加入。

“诺唯赞是从学校走出来的企业。”在公司里,曹林既是“董事长”,又是“老师”,还是年轻人的“大家长”,为人才培育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要把人才招进来,尤其是青年人,给他们在职场上试错的机会,青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从亲自教员工使用移液器,到升级员工食堂菜品种类,再到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员工需求,他一样也没落下。

当老师、带徒弟、解难题、出成果,曹林组织建立了公司导师制带教计划,每三个月验收和考核一次,有了名师带徒,公司精诚合作、师徒互助的氛围愈加浓厚。

夜深时刻,曹林办公室的灯常常亮着。他说,自己的背后是四千多个员工和四千多个家庭的期盼,松懈不得。“探索人类健康之路,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将永不停步,向着下一个高地进军。”

2

近日,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曹林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面对荣誉光环,曹林的声音沉稳又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将始终保持研发投入高水平增长,持续培养储备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开拓新领域,加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加快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生物科技行业发展提供源动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生物芯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程晓琳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