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减量替代趋势下低蛋白日粮技术驱动氨基酸长期需求。
根据汇易网,中国对于主要的饲料粮供给品种大豆的进口依赖度超过80%,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蛋白日粮技术是豆粕减量替代的重要路径,工业合成氨基酸是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基础。受益于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未来饲料中豆粕占比有望持续降低,中国氨基酸长期需求向好,尽管中国是氨基酸生产大国,但是小品种氨基酸仍需补强。
▍建议关注合成生物学对于蛋氨酸和小品种氨基酸的影响。
随着合成生物学与系统代谢工程的发展,对谷氨酸棒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向设计、改造与优化,创制的氨基酸高产菌株具备产业化优势。在大宗氨基酸中,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的发酵生产较为成熟,而同为大宗氨基酸的蛋氨酸仍以化学合成法为主,合成生物学技术有望加速发酵法替代进程。对于小品种氨基酸,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菌种效率或加速发酵法替代进程。下游畜牧业厂商对于氨基酸的应用对合成生物学产业化也起到加速作用,技术和市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蛋氨酸:
我们根据博亚和讯数据测算,2023年全球/中国蛋氨酸市场规模分别为300/81亿元,随着发展中国家鸡肉消费量增长和蛋氨酸在水产养殖业和反刍动物养殖业的应用推广,全球蛋氨酸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发酵法生产L-蛋氨酸相比化学法生产DL-蛋氨酸具有原料来源广、环境友好、潜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是产业化存在难点。韩国希杰在2014年实现“发酵+酶催化两步法”产业化,郑裕国院士团队在全发酵法合成L-蛋氨酸方面取得进展,全发酵法有望颠覆蛋氨酸行业格局。
▍小品种氨基酸:
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已经在饲料领域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苯丙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在饲料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合成生物学技术助力构建高产这些小品种氨基酸的菌株,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发酵法生产成本,促进这些小品种氨基酸应用拓展和需求增长。厌氧发酵缬氨酸已经证明了合成生物学赋能带来的竞争力,看好其他小品种氨基酸的国产替代机遇。
▍风险因素:
低蛋白日粮推进不及预期;饲料需求不及预期;产业政策超预期变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