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超过3万亿的新能源投资,四川能分得几杯羹?昨日,四川光和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光和能源")副总经理刘建超一脸无奈:"四川尚未通过国家生物燃料乙醇专项规划,没有配额,生产无补贴,销售也成问题。"无奈之下,光和能源联手重庆粮油集团,双方在重庆酉阳县工业化生产燃料乙醇,"一期建设规模5万吨,第一条1.5万吨生产线刚刚开始动工修建。"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川企在红薯乙醇领域首次正式工业化生产,而光和能源落子重庆背后,折射出四川燃料乙醇企业举步维艰的处境。
川大科技团队
实现红薯乙醇工业化生产
红薯乙醇是新能源的一种,通过红薯加工成的燃料乙醇,与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配后,形成新型替代燃料。2007年,7位义乌老板投资3500万元,与四川大学的科技团队共同组成光和能源,从事红薯乙醇的研发工作。两年后,这一技术终于走出实验室,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四川一位长期关注新能源的业内人士说,目前,多数川企在燃料乙醇领域仍停留在技术研发阶段,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并不多。
此次与光和能源合作的是重庆粮食集团酉阳有限责任公司,前者以技术入股、后者出资金,双方合作成立重庆光和生物化工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光和"),产品向重庆当地企业销售。重庆酉阳工业园透露,这一项目将利用红薯作为加工原料,预计建设规模年产10万吨红薯乙醇,总投资6.7亿元。第一期项目建设规模5万吨,投资3.2亿元,计划2010年完工。目前,一期工程的第一条生产线刚刚开建。
"经过我们测算,只要国际原油价格稳定在60美元/桶之上,红薯乙醇才有利可图。"刘建超介绍说,目前红薯乙醇每吨生产成本在4700元左右,国家对部分燃料乙醇企业实行不同幅度补贴,"我们生产后的残渣可卖给饲料厂,每吨价格至少600元,因此综合计算,每吨红薯乙醇的成本可望降至4000元以下。"
无政策扶持
燃料乙醇企业举步维艰
尽管新能源前景广阔,近来更是受到国家重视,但四川燃料乙醇企业大多度日如年。"重庆是西部地区第一个获批国家生物燃料乙醇专项规划的,但四川尚在门外,没有配额,即使生产出燃料乙醇也无处销售,企业发展比较困难。"四川新能源促进会一位负责人说,国内新能源发展时间较短,多数都得依靠政府推动,一旦纳入国家规划,新能源企业就能享受诸多政策、财政支持。正因如此,重庆自去年4月获批之后,民营资本大举进入燃料乙醇领域,环球石化、重庆昊元生物、重庆通达投资、长龙集团等纷纷涉足,投资额高达数十亿元。
"新能源开发本身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众多民营资本匆匆闯了进来,却忽视了后续的资金支持,导致进退两难。"四川一专门从事燃料乙醇生产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说,尽管该公司技术成熟,但因为缺乏资金,一直未能对其技术进行中间性试验,目前公司经营极为困难,到处寻找资金。国内一些风投曾几次与该公司洽谈合作,但考虑到四川目前尚不能享受国家燃料乙醇方面的政策扶持,最终望而却步。
本报记者 郭新志 实习生 王力凝
相关链接
2009年6月2日,北海国发(600538.SH)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广西国发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努力,难以获得国家燃料乙醇定点许可批文,而不能生产燃料乙醇;流动资金严重紧缺,不能维持连续生产,公司董事会决定自6月13日起全面停产。国发能源2008年全年亏损3295万元。
此前,我国第一家以非粮作物制造燃料乙醇的滨州光华生物集团公司,也因为资金的问题停产。目前未停产的企业大多是勉强度日。(郭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