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用于废水处理的CASS池。
◆中国环境报记者 黄勇 台桂花
"在西部偏远地区,一家制药企业的环保水平能达到这个程度,不容易。可以说,这
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工程在国内同行业中都处于领先水平。"面对记者的询问,正在联邦
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协助进行污水处理技术改造的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
亭月深有感触地表示。
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联邦
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国内建设的5家制药厂之一。
对于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的制药工业,环保始终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环保做得好
不好,不仅事关企业发展命脉,更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基于此,人们对于制药企业的环
境问题也更为关注。
作为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为何要将企业扩大生产的落脚点选择在西部偏远地区?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环保措施?生产与环保如何实现协调发展?记者日前来到这
里进行深入采访。
以环保定生产,企业一切围着环保转
2007年4月,作为巴彦淖尔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落户
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一期年产5000吨6-APA工程和二期年
产3000吨6-APA扩建项目联产阿莫西林原料药和药物制剂项目。
"环保的事情做好了,就是我们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制药行业里,如果环保没有
做好,就等于生产要被停止了。"联邦制药董事局主席蔡金乐坦言。
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从落户之初,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就将环保作为企
业发展的生命线,所有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实现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
当时正在从事含氮、硫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化技术研究的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
制工程技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立人带领科研院校相关环保专家、技术人员组成高效
团队,高标准、高起点设计、施工并运行调试公司环保处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通过了环保部门验收,也在业内得到了好评。
公司还成立了独立的环保中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处理。目
前,环保中心拥有约200平方米的检测中心,化验人员每天都对各个系统的排水进行定期
监测和监控,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废水达标排放。
除此之外,公司还成立了由总经理挂帅的环保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污染
物排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停产应急预案》,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可能发生的
环境风险。
"公司在2007年9月投资36万元建设了COD在线监测系统,在同年11月试生产之前投入
使用,并与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及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联网,实现了数据及时传输。
"在环保中心控制室,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环保中心主任蒋方方指着大屏幕告诉记
者。
记者看到,当天污水处理过程中COD的流量和浓度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这些数据
是造不了假的,每天都要由在线监测系统传送到(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和(内蒙古)自治区环
保厅,公司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每年在200mg/L左右,完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蒋方
方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在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800亩的厂区面积上,污水处理部分就占
去了1/4。公司不仅配备了CASS池、厌氧反应器、水解酸化池及其他各类调节池、四效蒸
发器、中央控制系统等污水处理设备,还挑选了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和优秀员工到环保一
线,确保污水处理工作万无一失。
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在污水处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给赵亭月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举例说,这里的污水处理实施分质处理,对不同的污水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而由
环保中心来确定车间能否生产的环保倒逼机制,保证了企业一切生产由环保来决定,从源
头把住了污染关口。
出了问题不回避,在环保上舍得投入
传统印象中,制药企业厂区周围总是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臭气味道,有人形象地将其形
容为"臭鸡蛋味"。而在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采访时,如果不是身处其中,记者很
难将眼前的厂区与制药工业联系在一起。虽然空气中仍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味道,但这与
想象中的刺鼻臭味明显不同。
"只要是化工制药行业就会产生气味,就算是达标了,气味也还是会有的。"赵亭月
向记者解释说。
与许多制药企业一样,臭气扰民问题也曾经让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饱受困扰。
"那段时间我们也感到压力非常大。当时制药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渣由一家淀粉厂来加
工、烘干,由于不是专业做肥料的,所以在烘干时产生的气味非常刺鼻,扰乱了周边百姓
的正常生活。而当地百姓分不清哪是淀粉厂产生的气味、哪是制药厂产生的气味,所以投
诉特别多。"蒋方方表示。
对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环保局副局长刘强华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作为巴彦淖尔市最
大的制药企业,当地环保部门对于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在环保上的一举一动从来没
有放松过。
"建厂之初,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最令人头疼的是臭气问题。因为
厂区离市区比较近,当地风向又不定,臭气很容易飘散到市区。有时,早晨一上班,就能
接到好几个投诉电话,百姓对制药厂的空气污染问题意见非常大。"刘强华说。
为此,环保局和企业多方寻访专家,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仅就厂区的废气处置
问题就曾多次召开研讨会。后来,在环保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企业投资两三千万元进行了
整改。
"用我们当地的话说,这个企业是个‘正经’企业,出了问题不回避,在环保上舍得
投资。企业建成的除臭系统和沼气脱硫系统,对来自厌氧UASB反应罐和水解酸化池等环保
设施和在运行中所产生的异味气体排放源都做了密封处理,通过密封管道进行收集,处理
后达标排放。至此,‘气’的问题也解决了。"刘强华说。
刘强华还告诉记者,导致臭气扰民的最主要因素是菌渣问题,这也已经得到了彻底解
决。2008年4月,德源肥业有限公司成立,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产生的所有菌渣和
污泥均由他们收集处理,作为制作有机肥的原料。
"现在,厂区气味已经很淡了,政府和公众对我们也越来越满意。今后,我们一定要
继续巩固成果,向既达到国家标准、又符合百姓要求的方向继续努力。"蒋方方说,为了
达到更高的环境标准,公司并不怕花钱。从2007年4月,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环保
工程破土动工,一、二期环保已累计投资3.36亿元人民币,占总投资9.6亿元的34.96%。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
"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办厂,是通过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并经过多次考察、
洽谈,才确定的项目,也是公司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一环。"谈起在巴彦淖尔办厂的初衷,
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伟表示。
巴彦淖尔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葵花、小麦,而联邦制药
在生产6-APA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优质玉米。公司落户当地,通过收购农民的玉米,使农
民收益增加了30%,促进了巴彦淖尔市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双方,是一个互利互补的过
程。"蒋方方认为。
他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玉米发酵——6-APA中间体——阿莫西林原料——
阿莫西林制剂成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上游有玉米产地、淀粉加工企业,中游有中间体原
料成品,下游有有机肥制造企业,发酵产生的副产品废菌渣经无害化处理后,由专业的肥
料厂家添加腐殖土、补充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制成有机复合肥,用于改良土壤。
"公司已经与德源肥业就菌渣和污泥的回收利用签订了3年合同,但未来,我们要做
深加工,向肥料行业进军。目前我们已经申请注册成立了内蒙古光大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主业就是制作有机肥,我们要把向德源免费提供的菌渣和污泥变废为宝,延伸我们的
产业链条,实现良性循环。"李光伟告诉记者。
自我加压,向更高环境标准迈进
要做大做强的不仅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制药工业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将结束过渡期,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尽管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即
将通过验收的二期环保工程,可以按照环评要求,按照原有排放标准来审核验收。但公司
并不满足于此,在新旧标准交替时刻,他们将继续追加环保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更新换
代和节能减排的步伐。
记者了解到,环保中心去年下半年成立了中水回用实验室,正在对各类水质进行小试
、中试,以寻找有针对性的中水处理和利用技术。受邀到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协助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的赵亭月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新的排放标准,他正在和环保中心的工程
人员加紧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完成以后,化学需氧量可降至120mg/L以下,从而为中水回
用打下良好基础。
"新标准对于我们是考验,也是机遇。目前,我们在污水处理方面进展顺利,下一步
将努力向废水零排放方向努力。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在年底实现40%的中水利用。方案已
经初步确定,正在进行技术改造。"蒋方方说。
"国家水资源这么紧张,中水回用不仅能够节能降耗,还能节省生产成本,是一举两
得的事。"蒋方方粗略估算,如果今年年底实现中水回用40%的目标,仅中水利用方面,
每天就可实现2万~3万元的综合效益,年收益近千万元。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水资源,实现
了化学需氧量减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