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了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现场听取了实验站负责人和"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项目的工作汇报。
路甬祥充分肯定了利用农作物秸秆转化生产燃料乙醇及化学品的重要意义,以及高温发酵路线的创新思路。希望项目组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进一步集成技术,巩固成果,加快产业化步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路甬祥指出,中科院与河南省在农业领域已开展了良好的合作,项目组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优势互补,开放合作,积极调动当地科研机构、大学的力量。河南省秸秆资源丰富,项目组要在秸秆收集、运输等方面充分利用河南农业大学和相关企业的力量,建立规模适当的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基地。
河南省相关领导对项目组与河南农业大学的良好合作,以及利用河南农作物秸秆的研究思路,都给予了由衷的肯定和支持。
2008年1月,中科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项目以发展生物质能源、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问题为目标,针对由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能力的重大创新技术。一年多来,已经建立了玉米秸秆高效复合预处理、高效酶解、高温发酵,及发酵—渗透汽化分离耦合,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已经建立了实验室小试装置,正在搭建实验室集成中试系统,并在与河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中科燎原等机构合作,进行纤维素乙醇过程集成和工业中试。同时,利用河南秸秆资源,还可以转化生产燃料丁醇、乳酸、柠檬酸、丁二酸等多种产品。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长李振声院士、中科院秘书长李志刚,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中科院办公厅、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计划财务局和河南省有关部门领导陪同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