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29日在北京发布最新报告称,工业生物技术拥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巨大潜力,随着相关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其减排贡献将大幅增加。
这份名为《工业生物技术——从绿色燃料到绿色经济》的报告指出,工业生物技术可以从提高效率、替代化石燃料和石油制品,以及构建减少浪费的“闭环系统”等方面为减排作出贡献,它能够极大地促进现有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转化为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报告预测,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将可降低10亿吨到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现有的社会体系已经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现实的危机,这些危机的后果要远大于当前的经济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化项目主任约翰·科纳普·邦在接受采访时说,“而事实上,经济危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工业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带来长期的社会效益,也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报告撰写者之一、丹麦诺维信公司中国区总裁柯铭介绍说,工业生物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许多日常用品的生产,如洗涤剂和纺织品等,但是它的作用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例如,车用生物燃料可以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在此基础上推动生物炼制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实现从小到矿泉水瓶大到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用生物制品取代石油制品”。
报告指出,与其他渐进式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相比,工业生物技术具有更持久的减排潜力,人类有必要充分发展这项技术,实现生物行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邦说,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石油制品被完全取代成为可能,构建“闭环系统”将成为降低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而我们知道中国正在大力倡导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这有利于工业生物技术对减排作出实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