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约7200万元的松江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处置工程已开建。本是“废物”的污泥,经过处理后,将变身为可用于园林绿化培土的肥料,甚至带动秸秆等“变废为宝”,彻底戒掉农村陋习。据悉,该工程采用的处理工艺将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明年投入使用。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松江区有关部门获悉的信息。
一天“扔”掉1.56万元
近几年,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导入和工业企业的增多,松江的污水处理量成倍上升。与此同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也猛增,仅城区的5个污水厂每天产生的污泥就达到180吨左右,如何妥善处置,成了一件头疼事。作为松江城区节能排污“主力”的松江污水处理厂首先感到了压力。“目前日处理污水量已达到6.8万吨,每天要处理的污泥约60吨,要跟上中心城区排污的需求还是有点吃力。”松江污水处理厂厂长刘彬说,“随着厂区三期改扩建工程的同步启动,污水日处理量的进一步增加,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显然成本太高,不得不另谋出路。”他告诉记者,原先污泥都是经过简单的浓缩脱水后,以每吨260元的价格装卸到南汇老港填埋,一天就要“扔”掉1.56万元。
每天处理污泥120吨
“这项工程主要采用先进的耗氧发酵工艺,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充氧发酵,通过机械设备添加辅料,做成料砖,可以用作绿化培植肥料。”该厂高级工程师刘至嘉介绍,污泥处理后,含氮、磷量必须达到环保要求,避免二次污染。目前还在研究改良臭气收集环节的工艺,整个过程力争最大限度利用污泥自身蕴涵的能量,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建成后,污泥处理规模将达到120吨/日,不仅可减轻本厂压力,还将惠及浦南地区3座污水厂,服务范围将东至洞泾港,西及张家浜,北到沈泾浜,南至黄浦江。而其处理成本为每吨200元左右,比现行的方式节约不少。
随着污泥深度处置的实现,变废为宝”的将远不止污泥本身。被指为焚烧污染罪魁祸首的秸秆也是很好的辅料。污泥发酵过程中需要混入一定比例的秸秆、碎木屑等作为辅料,最后形成有机肥料再利用。若按照1:2的比例,工程建成运营后,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吨至30吨秸秆等辅料。虽然因为仓储等原因,要将农民手里的秸秆一次性全部收进不太可能,但若今后形成一套由农民自行收集、贮藏,再由污水处理厂向农民分期收购的机制,不但污泥处置利用得到“价廉物美”的后援支持,农村地区秸秆焚烧的现象也将有效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