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前景可期,但其研究成果产业化程度仍令人堪忧。”日前,在2010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工作会议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在其专题报告《建设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大国的思考》中如是指出。
王宏广此番话传递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一个略显无奈的现实:一方面,因为日益扩大的保健需求和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的加大,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爆发式的增长;另一方面,产业的机制尚未顺畅,亟需自我突破,迅速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政府有意培育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据测算,我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
科技部门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长了2倍,研发经费增加了4倍,国际上发表论文增加了6倍,申请临床研究的药物数量增加了8倍,专利数量增加了10倍。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达到6万亿元的规模。
更具有特别意义的是,2009年6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明确了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随之,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各自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大大小小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夜成林。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北京生物园、以后期研究为主的天津国际联合研究院、以临床研究中心为主的上海生物园、以大型动物实验基地为主的云南生物园以及江苏、石家庄、武汉等九大生物园。
科研成果产业化不理想
对于当前这股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热潮,王宏广指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开发区热”和90年代中期的“高新区热”相比,目前国内生物产业园表现出建设主体企业化、投资结构多元化以及规划目标明确、发展思路清晰的特点,这在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地的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化基地发展中体现得较为突出。
然而,上下游技术开发不协调、资金投入不足等诸多困难,对当前风风火火建设的生物产业基地来说,依然是其产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瓶颈。
而且,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状况不理想正成为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最新数据显示,生物医药研发经费占医药产业整体研发经费的比重不到15%,却发表了包含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在内的占全行业43%比重的论文;相比之下,其专利成果仅占了全行业的17%,而且这一比例还有下降的趋势。
这种研发成果在论文和专利上比重差距较大的现状,暴露出我国生物医药研发成果产业化能力的薄弱。
国家业界联合共破瓶颈
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提升生物技术产业化水平?王宏广指出,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要走向国际化,必须完善生物医药研发机制,整合资源,对生物医药研发机构、人才、硬件等三个要素进行重点建设,并配备具有多层次知识结构的研发人才,多渠道、多元化筹集研发资金,遵循我国现行的GLP、 GCP和生物新药申报程序进行研发和新药注册。
事实上,中山健康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医药产业基地在生物技术产业转化方面也都进行着各自的探索,比如与新药创新中心合作、建立产业化服务中心、设立创业孵化基金等等。而王宏广也特别提到了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新城运用企业化运作模式,他认为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新城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的思路值得总结,不仅解决了资金难题,还为成果转化树立了标杆。(记者 马飞 刘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