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宁夏医药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化学原料药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技改力度,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产品结构趋于优化,行业管理得到加强,为“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截止到2007年11月底,宁夏已有13家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5亿元,能够生产化学原料药6794吨,中成药产量410吨。
——医药工业生产效益实现同步增长。据有关方面预测,2007年宁夏医药工业将完成产值14亿元,比2003年的6亿元增加1.33倍,年均增长23.6%;实现工业增加值4亿元,比2003年的2.24亿元增长78.85%,年均增长15.6%。医药工业增加值对全区GDP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0.55%上升到0.8%。医药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实现利润0.7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6.8亿元,比2003年的1.86亿元增长2.66倍。医药行业成为全区工业经济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
——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十五”期间,医药行业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成为全行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全行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共投入资金12亿元,其中人用抗生素系列投入技术改造资金6.2亿元,形成年产四环素碱800吨,盐酸四环素4000吨、硫氰酸红霉素2000吨的生产能力;盐酸四环素已占国际市场78%的销售份额,红霉素占60%以上的销售份额。2003年盐酸四环素生产线通过美国FDA认证,产品直接进入包括北美在内的国际市场。用于新型兽用抗生素系列的技术改造投入5.7亿元,形成年产泰乐菌素1200吨、盐霉素1000吨、沙利霉素1万吨的生产能力,产量均居国内首位;平均发酵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自主知识产权5项。泰乐菌素已占国际市场60%的份额,沙利霉素占40%的市场份额。截止到2007年,宁夏多维药业公司和宁夏启元药业公司通过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
——中药科技产业开发与新药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全区已开发苦参素胶囊和注射液、枸杞多糖、枸杞益肾胶囊等多个品种,甘草深加工专利技术已在生产企业得到转化,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枸杞产业化方面,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膜分离、低温气流喷雾干燥、鲜汁发酵和常温保鲜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培育了一批以枸杞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为主的企业,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实现了宁夏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快。2000年,宁夏被科技部确定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基地,自治区制定了《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经过区内有关部门和各地市县的共同努力,以区域特色和大宗优势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基本建成。“十五”末期,宁夏共种植中药材110万亩,沙生药材围栏补植近200万亩。其中,宁夏道地特色品种枸杞种植面积达45万亩,甘草种植面积近10万亩;宁南山区已建立千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4个,宁北及中部地区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7个,全区示范基地面积达10万余亩。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2001年,原国有企业宁夏制药厂和宁夏中药厂合并重组为宁夏启元药业公司,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宁夏博尔泰力药业公司、宁夏远声药业公司、宁夏金太阳药业公司等企业也于2003年前后相继实行了改制。几年来,企业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调整产品发展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宁夏启元药业公司和多维药业公司调整压缩市场潜力不大的长线制剂品种,重点发展优势化学原料药。2007年,宁夏化学原料药产量达6794吨左右,其产值、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区医药行业的80%以上,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宁夏作为国家西部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的雏形初步形成。(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