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生物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批)的通知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生物、海洋、集成电路、彩电平板显示、轨道交通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批)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9〕34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推进我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我省工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根据省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部署,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13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省政府同意,现将13个新兴产业中的促进生物、海洋、集成电路、彩电平板显示、轨道交通等5个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二批)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指导意见》顺利实施。各地要按照《指导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指导意见》还筛选确定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在建和拟新建重点项目,由省经贸委、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另行印发,请一并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五月七日
山东省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发改委
生物产业以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原料,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可循环,是发挥我省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性产业。为进一步加快我省生物产业发展,实现从生物资源大省向生物经济强省的跨越,结合《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制定本意见。
一、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九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
1.生物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现有省属以上科研院所45家,其中中科院在我省的3个研究所均把生物技术作为重要研究方向。省级以上生物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35个,其中包括1个以生物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糖工程等7个生物类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省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超过1.3万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超过7000人。2008年全省取得生物领域发明专利授权127项,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83项。
2.部分产业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一是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突出。近几年我省生物医药产值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8年实现产值1516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我省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三苯双脒、阿德福韦酯、恩度、白介素-11衍生物等多个国家一类新药。二是生物农业产业整体实力居全国前列。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育种和牛羊猪胚胎工程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多个优良品种在全国得到大规模推广;海洋生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均领先全国,2008年我省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国的33.8%。三是生物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生物质转化生物燃料、生物发电、生物气化等领域均实现了产业化,建成了多条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产线。四是生物制造产业具备相当规模。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功能糖、氨基酸、透明质酸、复合酶制剂生产基地。五是生物环保产业开始起步。生物环保技术在造纸、食品及化工行业得到推广应用,生物除臭、生物制浆技术初步实现了产业化。
3.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生物企业279家,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08亿元,其中1-10亿元企业96家,10-20亿元企业14家,20-50亿元企业7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规模最大的西王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威高、福瑞达、阜丰、东阿阿胶、鲁南制药、齐鲁制药、东方海洋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成为带动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生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拥有青岛和德州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省生物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地位和作用与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物企业综合实力普遍不强。目前我省大多数生物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普遍存在小而散的问题,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还没有过百亿的生物企业,销售收入排前几位的企业均集中在生物制造领域,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相对不高。
二是投融资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生物项目大都前期开发周期长,设备投入大,要想实现产业化和保证正常生产,往往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由于我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还不完善,导致许多生物企业融资困难。
三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生物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目前我省生物产业领域的企业研发条件不强,科技开发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师等人才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我省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面临的形势。生物产业是我国高技术领域与世界技术水平差距较小且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兴产业,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均有利于我省生物产业发展。
1.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形势有利于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目前由于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我省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广泛参与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我省生物产业发展。
2.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生物产业影响有限。生物产业面向健康、粮食、环保、生态等领域,属于刚性很强的民生和基础领域,不会因为当前的经济衰退而降低市场需求,因此目前我省生物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加快向我国转移,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当前国家宏观政策十分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制定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明显向农业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国家科技计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始终把生物技术及产业作为支持重点之一,即将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目标,立足于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着眼于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领域为重点,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联合,突出“三个一批”: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促进生物产业集聚式发展,尽快使生物产业成为综合效益好、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新兴产业,为全省完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目标提供新的动力和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1.到2011年,全省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5%。2020年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和高技术领域的重要产业。
2.到2011年,全省重点实施100项国家和省级生物领域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带动社会实施500项重大生物产业化项目;争取建设3-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和3-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20家左右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进一步完善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争取以海洋生物为特色的国家海洋产业基地落户我省,在进一步完善现有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设立10家左右的省级生物产业基地,加快产业聚集,优化产业布局;争取销售收入过百亿的生物企业超过5家,过50亿元的超过10家,规模以上生物企业突破600家,使其成为拉动全省生物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发展重点
(一)生物医药。针对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求,以医药制造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为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和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医药制造业:以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人用疫苗和诊断试剂等为重点,依托鲁南、齐鲁、新华、鲁抗、东阿阿胶、绿叶、福瑞达、先声麦得津、裕隆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山大、省中医药大学、省医科院、省药科院等省内外研发机构和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加快实施治疗糖尿病新药米格列醇、抗肿瘤新药恩度和培美曲塞二钠、国家一类新药希美纳和三苯双脒、第三代溶栓药瑞通立、重大疾病系列检测试剂等一批产业化项目。
生物医学工程:以医疗设备、医用植入器械、医用高端耗材为重点,依托威高、新华医疗、新瑞华、中保康等骨干企业,实施心脏支架、人工肾、脊柱内固定系统、肿瘤诊疗数字系统、前列腺治疗手术系统、血液分离系统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
近3年拟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141个,总投资183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利税92亿元,新增就业21200人。
(二)生物农业。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等目标,以农林作物良种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方向,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开发力度,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农林作物良种育种:以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苹果、牛、羊、猪等农林畜品种为重点,依托登海种业、冠丰种业、得利斯、希森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强与山大、山农大、青农大、省农科院、烟台农科院等研究机构的合作,重点实施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多抗玉米杂交种、转基因抗虫棉、脱毒马铃薯、鲁西黄牛及高档肉牛产业化、鲁莱黑猪及优质瘦肉型猪配套育种等项目。
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以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动物疫苗等为重点,依托金正大、金沂蒙、史丹利、绿都、丁马、华辰等骨干企业,加强与山农大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实施30万吨/年新型生物有机肥、40万吨/年生物腐植酸复合肥、绿色环保型畜禽用纳米蜂胶疫苗与耐热冻干疫苗、5万吨/年新型绿色生物饲料、3000吨/年畜禽养殖高效生物制剂等产业化项目。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海大、青岛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黄海所、海洋局一所、省海洋水产所等研究机构的科技优势,依托东方海洋、好当家、寻山水产、荣信水产、黄海水产、滨州港正海生态等骨干企业,加快实施藻类良种、名特优鱼虾贝类新品种、海参养殖、海洋壳类物质深加工壳聚糖、海洋微藻高效生产DHA工程化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近3年我省生物企业拟实施生物农业类重点产业化项目91个,总投资151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利税52亿元,新增就业48226人。
(三)生物制造。以微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两大领域为重点,加快微生物发酵、催化剂、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等高技术产业化,开发生产一批功能性、保健性、绿色环保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基材料。
微生物制造:以酶制剂为重点,依托山东隆大、青岛康地恩等企业,加强与山大、轻工学院、省食品发酵院等省内外科研单位的合作,实施1.5万吨/年碱性果胶酶制剂、5000吨/年纤维素酶和真菌酶等产业化项目。以氨基酸系列产品为重点,依托阜丰、菱花、鲁洲等企业,实施1000吨支链氨基酸、2000吨/年精氨酸、5万吨/年苏氨酸等项目。
生物基材料:以功能糖、生物塑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木基工程材料等为重点,依托莱阳瀚霖、西王、福瑞达化工、鲁洲、阜丰、金禾、瑞星、谷神、保龄宝、福田、龙力等骨干企业,实施2万吨长链二元酸、年产100万吨/年结晶葡聚糖、5吨/年高分子透明质酸(HA)、年产3000吨支链氨基酸、8万吨海绵态无水枸橼酸钠、2万吨/年1,3丙二醇、3万吨/年完全可降解塑料(PHAs)等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强德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务服务体系和产业化项目建设,促其做大做强,创全国生物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品牌。近3年拟实施的重点产业化项目151个,总投资284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59亿元、利税123亿元,新增就业34485人。
(四)生物能源。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尽快突破制约生物质转化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瓶颈,降低生产成本。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发展生物能源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从事生物能源生产,大力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生物质气化固化燃料与生物发电等产业,提高生物能源在能源中的比例。
燃料乙醇:充分发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省能源所等省内外研究机构的优势,以古贝春、浮来春、龙力、泽生、云门等企业为依托,实施以甜高粱、秸秆、纤维废渣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项目。
生物柴油:以山东生物柴油、三融、华骜、华润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实施以棉籽、油菜籽、废弃油及其他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项目。
生物质成型燃料:以瑞得化工、圣泉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实施以秸秆、农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项目。
生物发电:以新源热电、菏能能源、源能热电、盛源热电等企业为依托,以秸秆、纤维废渣等为原料实施生物发电项目。
沼气: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在部分农村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装置,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德州、菏泽、枣庄、济宁等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为重点,实施一批大型工业沼气产业化项目。近3年拟实施的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121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利税29亿元,新增就业13725人。
(五)生物环保。我省生物环保产业规模不大,但发展前景广阔。今后3年应以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依托东辰、莱芜生态洁、瑞星、沪平永发等骨干企业,加强与山大、省环科院等研究机构的合作,实施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和混凝剂、生物环保厕所、60万吨淀粉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生物制浆等项目,尽快壮大产业规模。近3年拟实施的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26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利税8亿元,新增就业3062人。
(六)生物服务。生物服务是新兴领域,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医药研发服务业已经开始形成规模。今后3年我省应以医药研发服务业为重点,科学制定实施计划,加强研发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及中介机构建设,努力构建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的外包企业,推动在青岛、济南等地设立外包产业园区,促其尽快发展壮大。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生物产业是新兴产业,涉及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多个领域。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为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省成立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规划全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物产业发展相关信息,认真研究和把握好国内外生物产业最新发展动向,结合实际情况对全省生物规划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发挥规划、政策的指导作用。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生物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扶持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发电及作物畜牧良种等财政扶持政策,优先把自主创新药物列入医保目录。根据生物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等特点,研究制定促进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省级科技和产业化财政资金要向生物产业倾斜,重点支持一批生物产业重大研发、产业化和创新平台项目。
(三)着力完善投融资体系。发挥好省级融资平台作用,从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及几大商业银行签署的政府信用贷款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生物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加快完善风险投资体系,鼓励发展各种股权投资基金,根据生物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融资需求,分类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优先投向高科技生物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优先安排一批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推进一批业绩良好的生物技术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未上市生物企业到省内外股权协议转让市场融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我省生物企业,多渠道吸引省外和境外资本对我省生物产业进行投资。
(四)完善生物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生物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生物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采取政府资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的方式,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育种、微生物技术、海洋生物等技术领域,组建和完善国家海洋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新药研发技术综合大平台及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产学研联合,在生物制药新工艺、生物芯片、作物育种、微生物制造、海洋药物等产业化领域,组建和完善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在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认定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做好相关创新能力建设工作。加强生物产业基地内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科研开发、专利授权、成果转化、企业重组、制度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发挥生物产业自主创新的集群效应。
(五)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选择我省发展急需解决的若干项重大生物技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从海内外遴选高层次人才担任各领域的首席专家,打造国内一流的科研队伍。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加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扩大“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中生物专业岗位数额,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完善技术入股、期权等产权激励机制。
(六)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成立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科技和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重大项目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通过邀请高水平专家讲学、举办论坛、学术研讨、产学研对接、项目推介等多种方式,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七)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夯实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品牌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一要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确立品牌发展目标,制定品牌培育、创建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品牌。二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质量水平;积极将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靠标准占领产业链的高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八)加强项目的调度和管理。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尽职尽责做好相关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前提下,发改、经贸、科技、财政、国土、环保、规划、金融等部门要主动为项目立项办理相关手续,为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在建项目管理,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严格的项目调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积极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条件,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