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均难以改变印度从中国进口产品的现状,且中国原料药企业正从自身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增加了底气
始于去年7月份的印度对原产于中国和墨西哥的青霉素G钾盐和6-APA的反倾销,近日又有了戏剧性的进展。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印度财政部日前已经否决了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作出的对原产于中国、墨西哥的青霉素G钾和中国产6-APA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建议。
意料之中
今年2月11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初裁公告,建议对中国青霉素G钾出口企业征收0~3.8%的临时反倾销税,对中国6-APA出口企业征收10.27%~18.54%的临时反倾销税。在此次印度发起反倾销调查后,中国企业中只有华北制药一家应诉。而对于上述结果,在业内人士看来,似乎也早在意料之中。
医保商会青霉素工业盐分会理事长张正海此前就曾表示,尽管印度一再对中国的青霉素系列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但这并不能改变印度从中国进口产品的现状,双方的供求关系依然存在。同时,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出口成本的增加最后势必又转移到印度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头上,因此,此次的反倾销存在着再次流产的可能。
事实上,印度国内的报道也印证了张正海此前的分析和猜测。印度《经济时报》4月30日的报道评论称,财政部此举不同寻常,实际是担心临时反倾销税的征收会导致一些常用抗生素药品的价格飙升。此外,印度药品制造商及其联合会均对征税建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征税将损害下游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据悉,印度商工部对财政部的决定虽无可奈何,但仍将继续下一步的法律调查程序,对中国企业进行实地复核,并最终做出终裁建议。
话语权仍在中国
早在2008年,印度商工部也对我国的青霉素发起过反倾销调查,并于次年5月份撤销。而本次反倾销调查,印度方面本打算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及其下游产品6-APA、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系列产品进行立案调查,但真正立案时已缩减为青霉素工业盐及其中间体6-APA。
有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印度在对青霉素工业盐的反倾销调查上不断出现反复,主要还是中国企业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缘故。
首先,作为原料药大国,中国的青霉素工业盐产能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印度对中国廉价的青霉素工业盐的需求是长期且大量的。因此,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最后的压力自然会转移到其国内企业头上。此次反倾销遭到其国内企业反对即是例证。
其次,中国原料药企业自身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内部消化过剩产能提供了可能。以7-ACA为例,在突破了酶法生产工艺技术之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大大降低,为消化其上游产品——青霉素工业盐创造了条件。自身产业链不断完善,出不去就自己用,国内原料药企业不再单纯依赖出口来创造利润,这也为中国原料药企业增加了底气。
而且,对中国的工业盐及其下游产品进口设置诸多障碍,也只能刺激国内原料药企业更加积极地探寻向下游产品发展,如此一来,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产业链可能就要重新整合,这对印度来说,也是弊大于利的。 (记者 贺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