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整个制药行业年增长4.4%的预期值,预计到2011年,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30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
疫苗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预示着人类将可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疟疾、脑膜炎和其他疾病。
有“危”才有“机”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疫苗的大量使用消灭了许多疾病,另一方面,生产工艺的成熟和营销竞争手法的运用,使得疫苗价格不断下降。特别是疫苗研究常常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如1976年美国大规模接种猪流感疫苗惨败的教训;医学界关于疫苗防腐剂硫柳汞可能引起自闭症的不确定理论等,也成为困扰疫苗研究的因素,以致一些公司放弃了对新型疫苗的研究。
不过,这并未阻挡疫苗研究前进的步伐。2004年,一项对莫桑比克2000名儿童进行的试验中,葛兰素史克研制的抗疟疾疫苗使重度疟疾的发病率下降了约一半。近期,一项针对易患疟疾的婴儿进行的小规模试验显示,这种抗疟疾疫苗对65%的婴儿有保护作用。目前,葛兰素史克正准备在7个非洲国家对1.6万名儿童进行该疫苗的试验,如果试验成功,这一疫苗将会成为预防疟疾的首选疫苗,试验结果将在2011年公布。葛兰素史克公司疫苗部门的主管JeanStephenne预测:“这一疫苗将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葛兰素史克已经对位于比利时的一家大型工厂进行了改建翻修,以便生产数千万支的疫苗。由此可以看出,葛兰素史克对这一疫苗的研制成功信心十足,并希望在疫苗上市后以薄利的方式进行销售,并将其佐剂成分用于生产更有利可图的疫苗,比如可预防肺癌复发的疫苗等,目前,这种抗癌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的最后阶段。
葛兰素史克在此疫苗上已经花费了3亿美元,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GatesFoundation)为此投入了1.8亿美元。砸下如此巨资进行新型疫苗研究是否值得还有待市场证明。2000年,惠氏药厂研究的用于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小儿肺炎和中耳炎的首选疫苗Prevnar获得了巨大成功,临床反应良好,在Prevnar首次投放市场后,儿童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病率下降了77%。预计今年该疫苗的销售额将达25亿美元,由于Prevnar的高额售价——4次剂量的Prevnar价格就高达311美元(而一剂流感疫苗仅售15美元),对刺激市场增长将功不可没。
新产品驱动
过去数十年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种新的病种,包括AIDS、莱姆病、西尼罗病毒性疾病、禽流感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为疫苗市场的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人类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进步,则真正为数十年来因受诉讼和法规困扰而处于低利润并近乎停滞状态的疫苗产业带来了福音。
为了争夺疫苗市场,各家大厂都各显神通。去年,默沙东公司推出了3种新型疫苗,其中包括为其带来巨额收益的新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的加德西(Gardasil)。葛兰素史克公司则承诺在未来5年内推出7种新型疫苗,包括一种目前正在等待FDA批准的与加德西同类的疫苗。今年6月,阿斯利康公司斥资156亿美元收购了疫苗制造商MedImmune。去年秋季,辉瑞公司收购了一家研究疫苗无针接种的英国公司PowderMed。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投资1.5亿美元建造了一家新工厂,从而使该公司在美国的疫苗生产能力达到1亿剂,是目前的2倍。VaxInnate公司目前正在试验一种对所有流感病株都有效、且不需每年接种的通用型流感疫苗。诺华公司研制的用于预防B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感染的疫苗也正处于人体试验中期;惠氏和赛诺菲-安万特也正在做相同的研究。过去几年来,奥地利的Intercell公司一直在研制可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体疫苗。目前,Intercell的合作伙伴默沙东正在对该疫苗进行早期人体试验。另外,惠氏也正在着手试验第二代的Prevnar,可对抗的病毒株要比第一代多6价,可抗多种细菌。
不过,近期,默沙东一项为期10年的抗艾滋病疫苗研发试验以失败告终,这为抗艾滋病疫苗的研发蒙上一层阴影。
市场前景看好
2006年,全球感染性疾病的医药市场大约为706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920亿美元。其中抗细菌感染的药物市场将由2006年的55%下降到2015年的35%;疫苗产品的市场份额则由现在的11%增长到未来的23%;抗病毒药物将由24%增长到未来的29%;抗真菌药物市场基本保持不变,由现在的10%下降到9%。
流感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去年的估计,美国3亿人口中,有70%的人口需要做流感免疫接种,其中高危险人群有9120万,目前接种预防的只有47%,其他人群接种率更低,只有21.6%,可见,市场仍有很大成长空间。同时,疫苗销售额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成人和青少年疫苗市场的开拓。抗生素耐药、医院感染和生殖器疱疹等疾病则是今后疫苗研究的重点。研究人员预测,未来有望出现用于预防癌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这类疾病的疫苗。
为此,雷曼兄弟公司(LehmanBrothers)预测,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整个制药行业年增长4.4%的预期值,预计到2011年,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30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
基金助力产业
风险基金:全球第一家专注投资生物防疫和诊断疫苗的2亿美元风险基金2006年在硅谷成立。
这项基金问世之时,正好赶上大众开始关注公共健康以及禽流感威胁日趋严重的好时机。该基金的目标就是要加快全球卫生防疫方面的研究与产业化进程,增加对流行性传染病的快速早期诊断及疫苗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目前,世界上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传染病,50多万人死于流感,三分之一的人口缺乏必要的药品供给和医疗服务。
基金的第一项投资的对象是地处阿拉巴马的BioCryst制药公司。KPCB基金管理公司早在1977年就投资创办基因泰克,(公司共同创办人兼CEO和董事长,RobertSwanson就是KPCB的投资经理),至今,公司已经投资扶植了100多家生物技术类公司,几乎涵盖了所有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还先后投资了450家公司,其中150家公司已上市,其余则通过并购和其他清算方式退出。
慈善基金:以比尔·盖茨夫妇命名的慈善基金已经承诺,在未来5年捐赠5亿美元给全球抗艾滋病基金,用于开发研究治疗和预防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疾病。从2006年起,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每年将提供1亿美元给全球抗艾滋病基金。
世卫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公民消费支付能力低、疾病防疫需求得不到保障和满足的情况,最近,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与疫苗和免疫全球联盟组织(VIGH)的倡议下,专门成立了一家由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挪威和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参加的名为AMC(AdvanceMarketCommitment)的协作组织,并共同募集了15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疫苗开发和推广应用。AMC基金将对符合特定要求的疫苗产品按取保利润的价格支付,直到基金用完,然后疫苗开发生产商必须以低价格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该基金首期将资助开发预防肺炎的疫苗。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肺炎,其中大部分发生在贫穷国家。预防肺炎的疫苗正处于Ⅲ临床试验,是离市场最近的一只产品。第一只疫苗预计将在2010年上市。
近年疫苗产业并购及技术转让的重大案例
——2005年9月7日,全球第二大制药集团英国葛兰素史克以14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疫苗生产商ID生物制药公司。
——2005年11月,丹麦Crucell公司出资4.5美元亿购买瑞士Berna生物技术公司,成为开发生产疫苗的大型独立生物技术公司。
——2005年11月1日,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宣布与美国凯龙达成最后的并购协议,以51亿美元收购其尚未持有的58%股份,新增加的生物制药业务将并入诺华现有的制药业务部门。此前,凯龙在世界某些疫苗市场一直占有垄断的位置,它提供超过30多个品种的新产品和传统疫苗供成人和儿童使用,2004年的疫苗收入达到了5.1亿美元。
——2007年3月,赛诺菲-安万特与英国牛津大学孵化公司OxfordBiomedica就其肿瘤疫苗产品TroVax.技术转让许可达成协议,潜在的技术转让金和产品提成可能高达6.9亿美元。
——2007年4月,罗氏公司与Transgene公司签署价值2.93亿美元的合作开发HPV肿瘤疫苗的协议。
——2007年6月,阿斯利康公司斥资156亿美元收购了疫苗制造商MedImmune。
——2007年7月1日,诺华药业与Intercell生物技术公司签署了价值超过几十亿欧元的合作,诺华包揽Intercell十几种疫苗的开发权利,并独家享受IC31流感疫苗的市场开发权,Intercell因此获得2.7亿英镑的首付款。
点评
产业被看好的五个理由
十多年来,疫苗一直不被产业界看好,因为疫苗被视为主要由政府采购的产品,售价和利润低、开发周期长、生产要求高、设备投资大,还经常惹上产品事故的官司。在2001~2003年间,国际流感疫苗生产设施因为GMP方面的问题被要求停产整顿,一度引起了产能和供求的短缺。但近几年,疫苗行情大有改变。疫苗产业已走出低谷,成为药厂和投资界的新宠。其原因有:
一是由于禽流感和SARS流行的威胁以及生物恐怖袭击的风险增大;二是政府和百姓对疾病预防的重新认识和重视,经费增加;三是新的疫苗开发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四是疫苗的价格不断上涨,在上世纪80年代,疫苗的价格仅为1~3美元/支,自从重组DNA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后,疫苗价格陆续提高到现在7~35美元/支,高效多价的疫苗及肿瘤疫苗每支甚至可以卖到几百美元;五是疫苗产业的进入壁垒高,没有仿制捷径可走,不像化学药制剂。所有这些原因推动了疫苗产业近几年的发展,使之成投资者的“香饽饽”。
什么是理想的疫苗产品?行业人士是这样评价的:可促进有效的人体免疫力;提供生命周期(长期)的保护;安全,没有副作用;效果稳定、价格便宜;为公众所普遍接受。当然,这种理想化的疫苗市场上几乎没有。开发新型、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疫苗仍然是生物技术产业界及生命科学工作者的重大挑战。
不管怎样说,目前开发疫苗的风险依然很大。这是由于大公司对疫苗的再度发烧,以及对疫苗新技术和产品高价收购,大大刺激了中小创新企业对疫苗技术平台和产品开发的动力和热情,政府、民间和世卫组织对疫苗开发及采购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第三世界国家缺乏疫苗供应及无力采购的困境。但疫苗还是个进入壁垒高、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的产业,任何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和投资者,既要有投资热情,也要有冷静的头脑,不要一哄而上,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当然,任何有创新和技术突破的公司,一定能在疫苗产业的重振及政府和百姓对疾病预防的认识提高中找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