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输液室里,相对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的使用越来越少了。 记者陈长礼 摄
有病常打青霉素: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当下,中国人正面临集体失忆的尴尬。
如果你爱她,那就让她用青霉素吧,因为它能减轻经济负担;如果你恨她,那就让她用青霉素吧,因为它易发不良反应。套用这句经典台词,来形容"青霉素"目前所处的境地,应该是个恰当的比喻。
对于青霉素的是是非非,市民百姓、医疗机构和医疗专家有着不同的见解,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来自各方不同的声音。但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青霉素已经被边缘化,它在医疗机构中使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社区医院干脆弃用。那么青霉素退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隐秘呢?
难道已经到了要抓紧"缅怀"青霉素的时代?有医生表示,青霉素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走向衰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记者日前走访了济南市多所医疗机构发现,青霉素确实正在远去,而且,远去的脚步正在加快。
【医院】近10年间病人在增多,青霉素用量一直在锐减
2010年12月29日上午,在山大二院的门诊输液室里,虽然电视中正在播放着幽默剧,但正在观看的患者脸上却写着痛苦。输液室中此时有七八个市民在打吊瓶,其中32岁的傅女士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苦不堪言。她告诉记者,她感冒已有两三天了,一直咳嗽有低烧,一开始吃感冒药没好,才来医院诊治。记者看到,她所持的门诊病历上写有头孢哌酮舒马坦、利巴韦林等药名。"不管用什么药了,生病太痛苦,能赶快好起来就行。"傅女士说。
"平时输液室用青霉素的多吗?"记者问正在给患者输液的护士。护士告诉记者,青霉素用量还可以,一天能用四五十支,但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比较就少了,"10个病人中如果有八九个用头孢的,就只有一两个用青霉素的"。"这些现在正输液的患者中,有没有用青霉素的?为什么用得少呢?"记者问这位护士。"现在这些患者没一个用的,用青霉素的患者相对还是少,一般是小科室用得多。至于什么原因就不知道了,我们只管输液,医生处方不开就没法输。""我还记得以前扁桃体发炎了,打几支青霉素就好了,而且一支也就几角钱,便宜又有效。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医院都不大用青霉素了,动不动就打价格几十元以上的抗生素。"正在齐鲁医院陪小孙子看病的刘老汉对此非常不解。在该院呼吸科门诊,记者随机看了16张刚从诊室走出来的患者手中的药单,发现没有一张上面写有青霉素。而在以前,青霉素可谓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
青霉素在现实中的"窘境"可以从一组数据中体现出来。以济南某医院为例,该院2003年时,全院全年使用青霉素63000支,当时的每日住院人数为150人左右;2004年使用青霉素40000支;2008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0000支,而到了今年全院全年使用青霉素只有10000支,而此时该院每日的住院人数则上升到了350—400人。7年间,患者数量多了1倍多,但青霉素使用量却下滑到原来的六分之一,青霉素在医院中被"打入冷宫"可见一斑。
据某位医院负责人回忆,青霉素遇冷大概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当时头孢类抗生素开始大量上市,迄今为止头孢类药物已经更新换代至第四代。
部分社区医院弃用,是利润低,还是风险大?
家住堤口路上的秦女士气管炎急性发作,听从医的家人说用青霉素输液就会好的,于是她来到家附近的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求注射青霉素。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却告诉秦女士,服务站没有青霉素,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有,即使秦女士自带青霉素服务站也不会给打。"社区卫生机构就是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而青霉素是便宜又有效的药,为什么社区反而没有呢?"秦女士对此非常纳闷。
遭遇此类情况的应该不止秦女士一人。因为记者随后采访了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共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有9家表示没有青霉素,据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全市没有青霉素的社区医疗机构要占到一半。"没有青霉素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情。之前我们也进过,但是患者用得不多,库存的青霉素都过期了,后来就不再进了。现在我们有头孢,效果更好。"历下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问到为什么没有青霉素时,采访的几家社区医院工作人员给了记者一个相同的答案——— 青霉素疗效不好。但几位与记者相熟的社区医院负责人透露,其实社区弃用青霉素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利润低,第二是自我保护。"我们社区还在用青霉素,主要是因为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周围的居民消费能力普遍低,他们更看重药品的实惠度,主动要求用青霉素的居民较多,所以我们还在用。像一些处于市区的社区医疗机构用得就不多了,因为没什么利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说。
另一位社区医院负责人则告诉记者,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且后果比较严重,而社区医疗机构无论从人手还是从急救设备以及医生的业务水平上,都不能满足抢救需要,一旦患者出现过敏休克,死亡的可能性很大。"一支青霉素就几角钱,但为此惹上人命官司就不值当了。"这位负责人说。确实,记者在堤口路那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服务站的抢救设备确实简单,白天只有一个医生值班,还要同时应付几个输液病人,万一一个病人出现险情,人手确实不足。
【药店】来买青霉素的患者日益减少。大型药企:低端的青霉素变成包袱?
有病注射青霉素。这是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但是现实是冷酷的,中国人面临失忆的尴尬。"有青霉素卖吗?"2010年12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无影山路上一家漱玉平民大药房询问青霉素的出售情况。"有,但青霉素是处方药,你带医生开的处方了吗?"药店工作人员说。在记者告知没有处方后,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出售。这时记者看到,在药店的柜台上,摆放着注射青霉素钠针剂,在它周围摆放的是各种头孢类抗生素以及其他品种抗生素。"平时来买青霉素的人多吗?"记者问该工作人员。"比以前少多了,主要是医生不给开了,我们没有处方也就没法卖。但药厂的供应还是能保证的。"该工作人员称。
老百姓大药房营销部部长唐晓辉告诉记者,目前药店出售的青霉素量,与两三年前相比,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而头孢类抗生素的销售额增长了三四倍。他向记者透露,不仅是药店、医院,由于市场终端人群在减少,生产利润不大等原因,生产青霉素的药品厂家也在不断减少。在过去的3—5年间,全国大概有十几家原本生产青霉素的厂家已经停产青霉素,目前全国仅有近十家药企仍在生产。而这些药企大部分是大型药企,生产青霉素有国家扶持才能得以延续。
记者也从济南十几家主要医院了解到,除了济南市中心医院的青霉素制药厂家是华北制药之外,其他医院使用的青霉素均是产自山东鲁抗。而当记者致电山东鲁抗制药公司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公司是国家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但生产的青霉素总量并不算多。而据有关人士透露,作为国内首家生产青霉素的药企,长期以来华北制药一直是青霉素生产的龙头老大,但曾经辉煌一时的青霉素如今却成了华北制药的"包袱",未来华北制药的主打将是市场上的高端产品。(来源: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