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6年1月的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与产业化研究中心立足中科院研发优势,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依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在创新实践中打通了从“发现”到“产业”的创新价值链,促进了传统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
突破瓶颈 科研成果产业化
生物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增长点。工业生物技术是指在工业化的规模生产过程中,使用或部分使用的生物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然而,工业生物技术的转移是产业化最大的瓶颈,从实验室研究环境进入工业化生产环境,中间要通过工程化和中试放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4年多来,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突破瓶颈,使上海生科院多项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解释说,通过工业生物技术中心这一载体,更多科技人员从实验室走向了经济发展前沿,积极地与企业、地方经济联合;企业获得了急需的技术支持,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了效益;政府则“筑巢引凤”,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吸引了高端人才落户。这是一个多赢的发展格局。
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杨晟介绍了一个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基因组工程改良多拉菌素是我国利用基因组工程构建和改良抗生素工业生产工程菌株的第一例,对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提升我国抗生素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与浙江海正药业集团公司联合申请了国家发改委“年产20吨多拉菌素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科研人员在自主构建多拉菌素基因工程菌株的基础上,与海正药业通力合作,通过大量试验,使多拉菌素的发酵效价和组份纯度完全达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要求。海正药业在浙江富阳新建了生产基地,2010年投入生产,产品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利税总额1.8亿元。
运用优势 产业升级聚人才
4年多来,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建设了分子生物学、产品分离纯化、发酵优化、分析检测和酶工程5个实验平台,还有实验室、中试车间和标准生产厂房,具备了从试管到工厂所需的完善条件。
运用这些优势,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积极为企业研发和生产提供服务,并通过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和合作项目研发,先后与升华拜克、九孚生化等企业联合成立了6个研发实验室和1个中试研发基地;与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合同近30项,获得合同经费3896.3万元,合作企业遍布“长三角”和河南、河北、湖南、安徽等9个省,已投产项目11项,年产值超亿元。
工业生物技术中心还通过技术招商引资设立专业工厂、探索孵化创新型小企业等,参与建立了3个公司,为湖州的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以在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专利基础上开发的重组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技术,吸引了生产该产品的洛阳鸿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前来合作,在湖州建设的生产厂预计今年底可投产,该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资助。
工业生物技术中心还帮助地方建设研发团队、提升技术水平,为地方集聚人才与智力。4年多来,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以青年人才为核心,在当地招聘技术和支撑人员,培养和组建了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6个专业技术团队,初步培养起了一支本地技术力量。
具体负责中科院在浙江省院地合作工作的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建宇介绍说,中科院每年还会将一定数量的创新岗位用于支持科技专家等骨干到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工作,借助中科院3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在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建立扩展性的技术平台,形成创新群体,推动青年人才在上海和湖州之间的双向交流。
开辟新路 成果转化互动
长期以来,如何在研发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同时,切实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率,一直困扰着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院所。
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通过体制机制多方面的探索创新,从成果的应用出发,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将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工作在研究所之外以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开展起来,使之也能像科学研究一样成果显著,为化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更为可贵的是,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在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还及时做出前瞻性部署,将工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凝炼为合成生物学这一前沿学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加以强化,建成了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通道,实现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双向良性互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两条战线”初现并轨效应,这是在建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价值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经过4年多的探索创新,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人员、装备、项目均已进入稳步发展期,产生了多方面效益,已经成为上海生科院和植生生态所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科院生物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当地集聚人才打造新型科技创新队伍的培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