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近两年的停滞之后,原料药行业恢复了活跃的景象。4月21~23日,10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齐聚成都第66届原料药会。原料药企业展位络绎不绝的人流和不时光临的外国客户,让人们真的相信国内原料药行业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恢复了以往的景气。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进出口扭转了自2008年以来的颓势,化学原料药进口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出口总额达到 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2010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的企业已达26家,同比增长30%左右。
在去年原料药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的情况下,为满足国内展商和海外客户的需求,本届原料药会还特设了“出口及OEM专区”。
而记者在原料药会现场发现,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类等牢牢占据我国原料药出口额前3把交椅的药品在展会中仍然受到青睐,而一些特色原料药也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新兴市场贡献突出
中国原料药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全球仿制药市场需求的扩大与产业转移,为中国原料药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2010年,我国药品类进出口商品总额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药品出口总额达174.8亿美元,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达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化学原料药的出口总额占到了全部药品出口总额的79%。
“通过对近12年来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的跟踪数据显示,原料药的出口在经历了2008年、2009年的停滞之后,在2010年迅速回升,原料药出口已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原料药出口情况受价格波动、环保改造、国际贸易变革以及知识产权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正在逐年改善。但未来几年,原料药行业将普遍面临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成本提升,最近一两年原料药价格上升是大趋势。”有业内专家表示。
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原料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普遍上升,占据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德国、日本、荷兰,发达国家仍占据主要地位,印度则成为我国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达到22.76亿美元,中国原料药成为印度制药的重要来源。
除此之外,我国原料药对其他金砖国家、中东以及南美等新兴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更为迅猛,巴西、韩国、泰国、印尼、俄罗斯、墨西哥等近10个新兴国家市场纷纷跻身我国原料药出口总额的前20位,新兴贸易区域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市场。
伴随原料药国际市场拓展的增强,2010年,我国出口原料药的企业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26家,而2009年这一数字还不到20家,其中深圳海普瑞药业以5.48亿美元的出口额居首位。但粗加工、基础型原料药已经逐渐从欧洲撤出,企业在欧洲市场走向高端是必经之路。
出口结构细微生变
具体到品种而言,出口商品中,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等生化类原料药仍是出口的主要构成。虽然大宗产品低附加值的出口主导地位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由于其发展空间有一定局限性,青霉素、维生素C等原料药出口价格或出现下降,另一个大品种谷氨酸类的增速也进入相对平静期。
在去年原料药中间体单品种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22只品种中,肝素钠以12亿美元的出口总额居首位,齐多夫定、山梨酸钾、硫氰酸红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等多个品种的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环内酯类、甜味剂、抗病毒、香料药等原料药逐渐显露强势,而传统优势的青霉素、土霉素、安乃近等品种的排名则在继续后移。
未来几年,大环内酯系列、培南系列、甜味剂系列等原料药将可能成为高景气品种。目前大环内酯类药物出口的总吨位数接近4000吨,据测算,国内的药用大环内酯类应在8000吨左右,而这些品种良好的市场趋势也将引来积极的投资者。
有专家认为,原料药的出口结构已经悄然生变,那些大规模的基础型原料药,甚至是容易造成污染或者是高耗能的产品将不宜再引进,而一些规模小、涉及竞争企业少、可能在国内市场不大,但国际市场仍有空间的品种则值得考察。
“绿色、低碳、环保是国内所有原料药生产企业所必须正视的问题。”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指出,“在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过程中,要严防化学原料药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今后原料药生产企业在环保的投入上无疑将加大,这同时也为其创造了与国际同行更加公平的竞争起点,只有这样,中国原料药的出口才会更具竞争力。”(唐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