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规定,对高污染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相关意见的,不受理申请。然而,在没有任何环保部门的意见情况下,厦门金达威IPO顺利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厦门金达威)首发上市5月16日通过证监会审核,至今过去近三个月了,上市发行依然迷雾重重。
期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接到该公司存在污染问题的举报。依据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部的有关规定,该公司尚未在相关公开场合披露其有关环境污染状况的各级环保部门出具的核查意见。
对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公司本部所在地福建厦门和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金达威)生产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工业园生物制药区,实地调查了该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环境问题。
厦门金达威创立于1997年11月,目前主要由厦门金达威投资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经济特区工程建设公司、上海中亿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组成。注册资本6700万元。下属有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金达威生物和鑫达威贸易三家全资子公司。
厦门金达威主要从事维生素A系列产品、维生素A/D3系列产品和维生素D3系列产品的生产;内蒙古金达威主要从事辅酶Q10的生产。
该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依据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部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定,首次发行上市时,必须披露有关环境污染和环保措施的情况。
本部工厂被举报存污染
5月下旬,厦门市进入雨季,整个城市浸泡在大雨中。
费劲周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海沧区一个面积3平方公里的新阳工业园区内,找到了厦门金达威公司。
举报材料提到,由于使用年限过久,厦门金达威本部的生产设备和排污设施都已经陈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都无法达到环保标准,且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况。
据记者实地了解,厦门金达威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一处的焚烧炉;生产一处的污水来源于工艺废水、生产车间冲洗水、循环冷却水以及办公区生活污水;生产二处的污水来源于车间冲洗水和办公区生活污水;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和污水处理站鼓风机;固体废弃物来源于生产和生活。
雨后的下午,记者进入生产厂区,借助感官直觉,能嗅出空气中充溢着一丝丝难闻的异味。保安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夏天里,空气里的异味更大。
“你来的还好,这段时间天天下雨,你闻不出什么味道来。”这位保安人员说,“我刚到这里工作的时候,很难受,现在习惯了。”
趁着无人,记者在生产区内边走边看,本部厂区占地面积不大,房子矮小,无论是厂房还是机器设备,如举报材料中所称的一样,明显地存在着陈旧和老化的痕迹。
一团团废气从烟筒中翻滚着直冲天空,四散开去,然后与其它制药厂的黑烟合在一处,笼罩着工业园区,一阵风吹过,间或可见晴朗的天空。
记者多处寻找该公司的排污水设施和污水处理厂,无果;有关噪声污染,记者站在厂区门口,能听见“轰隆—轰隆”的机器运转声,举报材料中所称该公司没有低噪声防振设备,鼓风机等高噪设备没有装备消声器,高噪生源没有设置隔声设备,但本报记者无法凭感官判断这个噪声是否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关于固体废物排放情况,据本报了解,该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厂区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和焚烧炉炉渣。
该公司排放的危险废物为生产一处所产生的精馏残渣(包括十四醛精馏残渣、丁烯酮精馏残渣、六碳醇精馏残渣、缩合物精馏残渣、结晶层析母液残渣)和有机废液,这些都是生物制药过程中产生的能严重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厦门金达威公司执行总裁张水陆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厦门金达威的污染物排放状况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存在如举报材料中所称的系列污染问题。
内蒙金达威间接向黄河排污?
一位在内蒙托克托发电厂 (与内蒙古金达威在一个工业园内)工作多年的员工多次电话告诉记者,托克托工业园区内一些规模不大的生物制药厂将污水直接排入松软的泥沙土地中,最后直接进入紧邻工业园区的黄河。
内蒙古金达威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册资本仅3000万元。在托克托县工业园生物制药区内,与石家庄药业集团内蒙古分厂紧邻。
在结束厦门采访后,本报记者又赶往厦门金达威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金达威所在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工业园调查采访。
在该工业园周边地区有多个村庄,居住着5000多名农牧民。距离内蒙金达威不远的海生不拉村、西大村与胡忽浪营村,多位农牧民指称,经常有公司用车装污水直接拉到周边的荒地上,倾倒在沙土地里。
“我们这边的土地都是沙土,污水倒在上边就渗下去了,不远处就是黄河。”当地一位姓包的农牧民用手向不远处指了指说,“味太大,对我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我们也常上访反映情况,但都没有用。”
据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称,向沙地上直接倾倒都是一些中小制药公司,其中也包括内蒙古金达威药业公司。
针对上述情况,5月28日,本报记者在向保卫室工作人员亮明身份,提出采访要求后,该工作人员在向公司的领导报告记者采访一事后,态度蛮横,坚决阻止记者进入,甚至以身体来阻挡。“公司领导都在拍摄上市宣传材料,没时间接受你的采访。”该工作人员狠狠地表示。
在此情况下,记者向厦门金达威公司董秘洪彦打电话,提出采访要求,但她在电话中大声指责本报的采访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你们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说完这句话后,便挂断电话。
截至发稿,该公司生产添加剂辅酶Q10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有无污染状况,本报记者最终未能从该公司直接获得任何回复。
记者也走访了呼和浩特市环保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负责人不在,出差了”。就内蒙古金达威的环境监测情况,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中只查到呼和浩特市环保局2009年11月的监测情况—《关于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00t辅酶Q10项目的环境保护初步验收意见》,而该时点前后的环境监测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可查询。
IPO发审顺利过会但未见环保部核查意见
厦门金达威未公开披露其环境污染状况和相关环保部进行的环评核查情况,于5月16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并过会,此情况也倍受多方人士指责。
2003年至今,针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首次发行证券和已上市公司,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出台一系列上市环保政策与规章:《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环发【2003】10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05号)。
中国证监会诸多文件中都提到要加强对IPO公司环保核查的规定。
上市环保核查是环保部门依公司申请对其过去一段时间(一般是三年)环保守法情况开展的全面审查。其目的是规范和促进持续改善申请上市的公司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环境行为、避免因环境污染问题对投资者带来投资风险的一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本报记者综合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部有关规定,对于金达威IPO环保核查的相关情况罗列如下:
一、需核查企业的范围为:申请环保核查公司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下辖的从事环发 〔2003〕101号文件所列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利用募集资金从事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企业。
二、重污染行业:从事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的公司和跨省从事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公司。涉重金属排放的电池(包括含铅蓄电池)、印刷电路板等行业的公司,应当申请开展上市环保核查。
三、对申请上市的公司进行环保核查的时段为申请上市环保核查前连续36个月。
依照两部委的规定,作为制药行业的金达威,属于重污染行业。各级环保部门须对其本部工厂和全资子公司内蒙古金达威进行严格的环保核查,且持续36个月。
据中国证监会 《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发行监管函 〔2008〕6号】,对跨省从事环发〔2003〕101号文件所列其他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相关意见的,不受理申请。
然而,本报记者从中国证监会网站查阅厦门金达威公司向发审委公开的资料中,334页的《招股说明书》中只字未现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只有公司在其“风险因素”一栏中用较少文字提到了环境保护风险:“公司各类产品按生产技术不同,分属于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领域,上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废水、废渣、废气。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从而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该公司通过发审委审核并通过后,就此问题,记者多次电话采访该公司董秘洪彦,询问是否有环评报告和相关环保部门的核查报告,在哪些媒体和网站上可以查阅到。但是,洪彦称“是否需要披露,我也不知道。”
后来,多次电话中,她又告诉记者:“我们该披露的都披露了,你自己去查吧。”
本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输入关键词“金达威环评”,在网络上查到一份该公司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的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环境保护核查技术总报告》,但是在该报告结尾处,显示的时间是:2009年12月。
此外,记者从厦门市政府和呼和浩特市政府公开信息平台上,查到的有关环保核查情况都是过去一两年的,均没有此次首发上市的环境核查情况报告,也没有找到国家环保总局出具的上市环保核查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2007〕105号】规定:“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的环保核查工作,由我局统一组织开展,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核查意见;公司申请环保核查的,应向我局提出核查申请,提交环发〔2003〕101号文件规定的有关资料及我局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核查申请应同时抄报核查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局(厅)。我局按规定程序组织开展核查工作,相关省级环保局(厅)应向我局出具审核意见;核查工作完成后,由我局统一进行公示,在我局网站和中国环境报上公示10天,同时在相关省级环保局(厅)、企业所在地地级及以上市级环保局的政府网站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公示10天。”
隐瞒氯霉素残留超标
6月份,一篇《厦门金达威招股书是否存在遗漏、供探讨》的帖子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出现。这家被当地媒体粉饰为“绩优公司”的企业,被质疑隐瞒“出口德国的VD3和VA/D3产品检测出氯霉素残留超标”事宜。帖中透露,在查出氯霉素残留超标之后,金达威VD3产品全面停产。
这篇帖子举报称:2011年5月17日,厦门金达威首发过会,报告期三年为2008、2009、2010,产品收入增长明显,分别为34389万元、36558万元、53352万元,其中VD3的增长尤其明显,2008、2009、2010年分别为3800万元、3946万元、12163万元,当然市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期间vd3大幅度涨价。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2011年2月诸多网站披露 “厦门金威达出口德国的VD3和VAD3产品检测出氯霉素残留超标”,据市场人士介绍,2011年至今公司VD3全面停产,如此重要的风险竟然在招股书中只字未提,不知是否无法衡量其风险所在,故而选择报告期外不披露。
据《创业家》调查发现,金达威的产品之前曾检测出氯霉素残留超标,在1月底氯霉素超标事发到四月底期间,公司处于被吊销FAMI-QS证书的状态,不能出口到欧洲。而且公司生产不正常,但招股说明书中对如此重大的风险竟只字未提。
“其实今年2月份我们就知道氯霉素残留超标这个事情了,没想到他居然敢不披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该媒体记者表示。
关于氯霉素残留超标的质疑,最初来源于今年2月申银万国一篇名为《大宗原料药跟踪点评:维持高景气度》的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11年1月底,厦门金达威出口德国的VD3(即维生素D3)和VA/D3(是由VA油和VD3油混合加工而成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兼有VA和VD3的功效)产品检测出氯霉素残留超标,原因可能在于金达威原材料羊毛脂从动物皮中提取,从而带入抗生素。
但上述知情人士认为,如果是羊毛脂出现问题,其他厂家的产品也会出现氯霉素超标的问题。据其介绍,国内羊毛脂的货源集中于张家港、浙江一带洗毛厂,厂家从羊毛脂中提取胆固醇,再从胆固醇中生产VD3油剂,最后从油剂到成品。
“由于各个厂家的工艺路线不一样,具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不好估计,但可能是金达威自产胆固醇的问题。”该人士认为。
公开资料显示,在蓄禽免疫期间,氯霉素有对免疫器官呈现损害和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使法氏囊滤泡皮质变薄,髓质疏松,淋巴细胞消失,使胸腺皮质、髓质失常等。基于这些原因,对于氯霉素残留的认定标准,国内和国外是统一的。
上述人士介绍,由于被检出氯霉素残留超标,欧盟曾经一度吊销金达威的FAMI-QS认证 (即欧洲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质量体系,以下简称FAMI-QS)。
资料显示,FAMI-QS是欧盟有关当局为配合欧盟相关饲料法规贯彻,由欧洲饲料添加剂生产商协会组建FAMI-QSAsbl,制定出的关于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生产商的操作规范。FAMI-QS认证是进入欧盟的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强制认证,有效期为三年。若缺少此证书,企业不能合法进入欧盟市场。
记者从FAMI-QS官方网站查到并验证了金达威曾被吊销认证的消息。国内网站能够查到的金达威FAMI-QS认证证书有效期为2012年8月18日,也就是说到2012年8月18日前,金达威无需重新认证;但通过官方网站查到的金达威的FAMI-QS证书有效期为有效期到2014年4月25日。按照有效期三年计算,金达威此次通过认证的时间为今年的4月25日。
据本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金达威早在2008年便启动了IPO,因金融危机暂停了IPO,2009年该公司又启动过IPO。(记者 袁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