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概况

   日期:2011-10-27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浏览:1400    评论:0    
核心提示:  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万马奔腾的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兴建的各类生物医药园区多达120多个。10多年过
  

  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万马奔腾的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兴建的各类生物医药园区多达120多个。10多年过去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很多生物医药园已经悄无声息的情况下,一个当时既无资金、技术优势,又无母城依托的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现更名为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不仅抱回了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块“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金字招牌,还头顶“联合国工发组织在中国设立的唯一国际医药园”、“国家火炬计划基地”、“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等耀眼光环,风头之劲,无出其右。昨日,长沙副厅级干部、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主任张贺文说,是错位发展让生物产业基地扛起了中西部生物产业的大旗。
 产业定位

  主攻生物医药与高科技产业

  自1999年确立专业化园区发展道路以来,生物产业基地就确定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立园之本,坚持高科技产业主导发展方向。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提出,为什么要在生物医药产业这一棵树上吊死,为什么不能做成综合体?张贺文说,当时,他认准了一条路,以生物产业当时的条件,成熟的企业不可能来此发展。园区只能在产业竞争中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才能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优势地位。

  在发展过程中,生物产业基地抓住了两次历史机遇。一是当时湖南医药研发能力在全国排行第五,医药产业产值在全国排名却在20位开外。当时,湖南科研机构很多成果无人问津,有的只能到省外寻求合作。当生物产业基地找到这些项目负责人时,他们非常高兴,纷纷入园发展。九典制药、华纳大药厂、守护神制药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入园的。经过13年发展,目前,第一批入园企业大多数已是利税上千万元。二是本世纪初,国家对医药企业进行GMP(全面质量管理在制药行业的体现)认证,湖南省绝大多数中小制药企业达不到这一要求。生物医药园瞅准了这个机会,一方面邀请这些厂家到园区来发展;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动员园区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收购。湖南制药厂就是由冠景、尔康、天鑫三家企业联合收购的。通过这次搬迁与收购,生物产业基地不仅盘活了资源扩大了企业,更重要的是整合了一大批医药资源,为日后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6年以来,基地医药产值连续多年占全省医药产值三分之一以上,湖南医药80%的国家一类新药在园区实施,其中药用辅料、13个医药中间体等居全国第一位。继2007年获批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后,该基地去年又获批国家级新药孵化基地。

  不与其他开发区拼低地价、拼减税让利,而是先与高校合作,引进高科技项目,再用项目引进投资者,并最终对接资本市场。产业定位的错位发展,使生物产业基地始终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形成了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形成了药用辅料、现代中药、高端原料药及制剂、抗肿瘤药物及诊断试剂等特色产业群,并成为全国唯一县(市)办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

  咬定“科技”不放松

  一般说来,内地开发区在建立之初大多以沿海产业转移为主目标,争取项目和资金。而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从建园开始就始终不渝地坚持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一主旋律,以此来抢占制高点,并最终通过资本市场的对接来做大做强。

  13年来,生物产业基地每年都将经济总量的5%投入科技平台建设,投资5800万元建设的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建有新药中试基地、体外诊断试剂中试基地、化学合成公共实验室、药物制剂公共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公共实验室等;目前正在建设小分子药物计算机设计、合成、筛选公共实验室。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药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是湖南省唯一符合GLP标准的药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建设了湖南省药物检测分析中心,为湖南医药产品检测、原料药出口以及科研机构等提供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另外,园区共有开放式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其中部省级16家。这些公共平台的建设使大批医药科技项目落户园区。

  由于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近5年来,生物产业基地实施了16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湖南省过半数的新药产生于该园,其中1类新药几乎都集中在园区。如湘北威尔曼创新产品1类新药“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009年获批后,投产当年实现销售过亿元,2010年实现单品种销售收入过2亿元。

  目前,园区拥有发明专利350余项。园区同时在研的1类新药共有18个,2类、3类新药30余个。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周宏灏院士,我国著名人类医学遗传学奠基人夏家辉院士等11名院士和国外专家担任园区产业顾问。园区拥有博士、硕士以上的管理、科研人员1300余人。

  不仅如此,生物产业基地还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更宽广。2001年,园区先后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签署协议并开展活动,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开展融资合作,与加拿大多伦多药学院等国际上30余家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等。今年,先后有研究生产开发甾体激素的世界领先的西班牙水晶公司、美国专业从事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康柏公司、在世界专业基因合成公司中名列前五的Epoch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驻园区。7月,加拿大赛法特生物公司率先建成投产,明年年产值将达5亿元。另一家加拿大生物疫苗企业Microbix正在与该园洽谈建厂协议,预计产值将在50亿元以上。以段燕文、刘钧、沈奔为首的最前沿的抗癌组合技术研究项目也入户园区。目前,园区共有中外合作企业38家。“注重科技平台的建设,不能局限于湖南、局限于收购企业的科研成果,更需要着眼于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引进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张贺文说。

  产业壮大

  信用贷款破解融资难

  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大,周期长,并且,生物产业基地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并且多为知识型企业,贷款抵押物不够而限制了企业从银行等渠道融资。资金成为困绕生物医药产业做大的瓶颈。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6月,基地管委会成立企业互助发展协会,通过争取政策性资金、以企业抱团增信等方式,简化了贷款程序,增强了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变化的主动权。

  对此,九典制药总经理郑霞辉印象深刻。近年来,中成药材价格波动大,该公司不能大量储备原材料,经常只能到价格低谷时,才进货,但“由于贷款审批缓慢,公司也错过了很多时机。而通过协会贷款,不仅额度放大,通常当天就能审批,为公司及时提供了流动资金。”

  2009年以来,协会共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担保43笔,达1.96亿元。去年4月,为了将各大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纳入园区融资源头,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平台建设,还将原园区企业互助发展协会纳入体系中。

  张贺文说,信用平台建设是生物产业基地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信用平台是指基地管委会和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企业以信用为依据获取银行贷款的一种信贷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建立企业可以用自己的信用去银行融资的平台。

  该信用平台由园区信用中心、股权融资平台、债权融资平台、综合服务平台、管理服务平台、征信平台等组成,各个平台都是独立运行,针对不同时期的企业制定不同融资帮扶对策,方便了管理和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也增强了信用转化为资本的能力。

  到今年6月底,基地不良贷款率仅为0.67%。到7月末,市内银行对园区企业发放贷款3.81亿元。此前,除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授信10亿外,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北京银行(601169,股吧)等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对园区予以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征信处处长李海林称,作为湖南首个设置在园区的信用平台,其以市场运作市场的体制,符合市场发展,随着深入运作可以破解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值得推广。

  早在2005年,基地管委会还筛选出20多家企业,筹划上市融资。今年,基地已经有永清环保(300187,股吧)与尔康制药(300267,股吧)成功上市。目前,基地还有多家企业正积极准备上市。

  


  电子信息成基地第二增长极
  明年的某一天,当你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时,或许这个触控屏就是在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产的。9月29日,全球排名前5位的触控面板商台湾介面光电湖南厂项目正式在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投产,这意味着基地未来成为全球IT行业中触控面板王国的规划将演变成事实。据介绍,介面光电湖南厂区第一期A车间进入量产后,月产值可达到2.5亿~3亿元。

  2007年以来,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园区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为第二个方向,确立了以手机配件为突破口,实施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招商跟进的战略,孵化出了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主体的第二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完成投资40亿元的蓝思科技超过三一重工(600031,股吧)成为全省第一的进出口企业,今年,蓝思科技出口订单达到120亿元。在蓝思科技成功的经验上,去年,园区又引进了其下游企业投资30多亿元生产高端触控面板的介面光电。介面光电今年投产后,到2013年,其产值可达16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成长,实现了人口快速向园区集中,加快了园区城市化步伐,促使园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继续保持产业高端化。业内人士预计,到2015年,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电子产业将达500亿元,蓝思科技、介面光电都将成为百亿元企业。

  


  去“塞纳河畔”看电影、听音乐会
  在绿树环绕的厂房里或写字楼里上班,下班后,邀三五朋友或是与家人一道,在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塞纳河”边散散步。晚饭后,要不去电影院看一场大片,要不去听听音乐会,也可以到体育馆松松筋骨……昨日,张贺文向记者描述了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居民未来的美好生活。

  未来5年,生物产业基地在继续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将流经园区的洞阳河打造成“塞纳河”。洞阳河两边,不仅要建设风光带,还要建设五星级酒店、电影院、音乐厅、体院馆、学校等配套的设施。“未来的园区建设将像美国的硅谷或广州大学城一样,依山就势而建,保持良好的原生态环境。”

  张贺文说,基地已经着手开始围绕城市化进行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准备在捞刀河上游引水,将目前的日供水量能力由6万吨提高到18万吨,二是在基地目前已经有两座11万伏的变电站和一座12万伏变电站的基础上再建两个11万伏变电站。同时,还将建设一个占地面积300亩,以农民为主体,集生活、住宅、商业为一体的小区,让这里的居民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