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众多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长期在低端市场较量,企业之间竞争白热化且多采用价格战手段,甚至导致行业秩序混乱。这一点尤其在出口交易类产品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国内部分大宗原料药均出现扩产、竞争然后价格一落千丈的现象。
2012年第一季度多项监测数据综合显示,多数大宗原料药产品行情依然低迷。分析可知,除了市场需求不振以及经济面、政策面诸多因素影响之外,盲目的扩产、无序的竞争更对原料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难以忽视的阻碍,最终导致部分重要品种经历大起大落的波折,而无法获得良好的生命成长轨迹。不过,仍有一些品种至今延续了去年的较好行情。
激素之皂素及下游产品:涨价源于供不应求
今年2月份以来,皂素下游的激素类原料全线涨价,典型的产品有黄体酮、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和炔诺酮等。
皂素和双烯在中国近乎成为资源性产品,国内生产企业少而集中,产能及产量有限。而随着激素类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产能及产量主导下的供求关系必然影响到其价格。皂素从去年的54万元/吨上涨到2月份的62万元/吨左右,双烯价格高达105万元/吨,黄体酮价格也从2000元/公斤左右上涨到2300元/公斤。据业内人士反映,此番上涨风还有延续的可能。
头孢类之7-ACA系列:昔日光环褪去不返
去年至今,头孢类原料市场“曙光”似乎没有亮起来过,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需求也未见起色。
从下游制剂需求角度来分析,抗生素限用政策的推行及实施的确对头孢类原料的下游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抗生素类制剂在医院的用药金额明显下降,身为抗生素第二大类排位的头孢类制剂自然难以自保。此外,从上游生产状况来分析,最典型的莫过于7-ACA,多数厂家着手扩产之后,供货量明显增加,最终导致价格一路下滑,较长时间停留在400多元/公斤的价位,而在历史上,7-ACA一度高达900元/公斤。
目前在业内共同努力之下,供求面逐渐恢复稳定,各大企业将价格调整至500元/公斤。健康网分析预计,再持续上调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现有产能较大,且头孢类原料用量增长已然有限。
大环内酯之硫红:白热化竞争还在后头
硫氰酸红霉素的机遇,只能用“从天堂跌落尘埃”来形容。
前几年由于下游产品需求的增长和国际市场采购转移,硫氰酸红霉素的行情一路高涨,同时因投入高、发酵得率低等门槛的存在而少有企业参与竞争,所以能较长时间保持炙手可热的行市。
然而,情况到去年即瞬息万变——新企业蜂拥而上、原有企业扩产,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硫氰酸红霉素属于典型的扩产之后价格空降的产品,去年出口均价还在80美元/公斤左右,而今年4月份出口价格只有65美元/公斤,并对下游红霉素产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竞争还在继续,企业仍需努力。
维生素类之维生素D3:成交价缺少上行支撑
今年维生素市场的确不怎么样,唯有几只让大家惦记的品种,但似乎也不了了之。其中,维生素D3是期望值较高的产品。
维生素D3的价格在前些年暴涨后开始回落,之后一直没有太大起色。该品种的生产企业相对集中,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范围内产能最大的公司,应该说价格是很容易统一的。但是今年初以来,该市场总是在放“烟雾弹”,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将维生素D3饲料粉的出口价格提高至40美元/公斤,而近3个月的成交价格却仅在20~25美元/公斤,落差较大,预计上半年实现涨价还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