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记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记

   日期:2012-09-1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明浩    浏览:1776    评论:0    
核心提示:  张学记和学生一起研究工作。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摄  他潜心投入生物化学传感器件的研发,成为国际知名专家,并因管理能力突
  
 

  张学记和学生一起研究工作。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摄

  他潜心投入生物化学传感器件的研发,成为国际知名专家,并因管理能力突出获任跨国公司高管。事业处于“黄金期”却毅然决然回国,面对不解和责难他铿锵回答:“报效祖国需要理由吗?”回国近3年,他从“零”开始,建起一个全新团队,抓科研、带学生,致力于把科研成果产业化。

  他,就是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记教授。

  现年48岁的张学记,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普通教师家庭。早在1994年读博时,张学记研发的纳米传感器就获“中国大学生应用科技发明大奖赛”特等奖。自此,他投身生物化学传感器件的研究开发,至今已开发出30余种相关产品,创造了近亿元的经济效益。

  出国留学后,在生物化学传感器件领域,张学记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基于在自由基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杰出研究,他为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宇航局设计微型化自由基电化学检测系统,用于航天飞机和宇宙空间站。因为成就卓著,张学记被美国世界精密仪器公司任命为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公司多次希望张学记加入美国国籍,但张学记不为所动。“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出国时就没想永久留在国外,在我内心深处,从未改变过报效党和国家的愿望!”

  2009年,张学记响应国家“千人计划”的召唤,开始了为祖国效力的新征程。在北京科技大学,他着手组建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短短3年,实验室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为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张学记从海内外知名院校引进优秀科研人员,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思路,搭建国内外领先的学术研究平台。

  如今,张学记领导的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传感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3个研究方向,并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斯洛文尼亚国立化学研究所等10余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及多家国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它各类基金课题10余项。

  张学记在北科大的研究中心面积并不大,不到300平方米。而他住的是90多平方米的“周转房”,吃饭就在学校食堂。不管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国内提供的条件都无法与国外相比,对此张学记丝毫不在意,他说:“只要能为国效力,其他一切都好说!”现在的张学记,正全身心绘制一张蓝图——把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富含活力、特色鲜明的交叉前沿基础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同时加快产业化,让研究成果成为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如果说在前沿科学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那么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我们的差距更大,而这方面也更重要!”

  有了独到、深刻的认识,更要有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张学记牵头研制的基于传感技术的癌症早期诊断系统,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通过与医院、企业合作,联合攻关,目前已通过实验室阶段,正在申请临床试验。“一旦这个系统研制成功,可以使很多癌症提前18个月被检查出来!”张学记说。

  “一个人的巨大成功果实,往往挂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张学记经常鼓励学生们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用平生之所学,尽自己之所能,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