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示范线发酵车间检测室
|
|
时至今日,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同时摆在我们眼前,如何在节约使用能源、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就成为了全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于2003年底成立的天津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韵生物”)凭借科技的创新和不懈的努力,打破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魔咒。该公司研发出可完全降解生物塑料并进而向产业化的方向扩展,并于2012年把产品逐步打入欧洲市场,在生物科技的领域实现了突破,该技术真正做到了节约能源的同时兼顾了环境的保护,实现了双赢。
科技上乘已达世界领先
众所周知,在消费者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塑料产品自身的优点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是不能否认的,但同时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传统的塑料制作需要消耗原油,而石油除了作为燃料被人们使用外,其余很大一部分被用来制作塑料。据测算,每生产一吨塑料,就需要消耗3吨石油。这对于石油这样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实在是不小的代价。另一方面,传统塑料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耐用品,只被人们一次性使用(如塑料袋),资源的浪费毋庸置疑,同时,使用过的废塑料袋扔掉后在自然条件下几百年都不易降解,这在当前污染环境的表面背后将会造成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国韵生物提出以生物基代替石油基的全新科研目标,致力于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聚羟基烷酸酯PHA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04年公司建立起PHA科研与工业化转化平台,该研究进度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相继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财政部及泰达开发区的多项科研无偿资助。2008年完成A轮融资,获得帝斯曼风险基金、崇德投资、中国环境基金、KPCB、北极光创投等七家知名投资机构的资助,同年4月万吨PHA工厂开工建设,于2010年7月竣工投产。2010年完成B轮融资,获得大正元资本、华能景顺罗斯和部分A轮投资机构的融资。2011年第一次以国韵名义参加在德国举行的Interpack和在广州举行的Chinaplas,展示绿素产品,开拓市场,2012年产品逐步进入欧洲市场,取得中国及欧盟的生物降解认证及产品生物质四星级(最高级)认证,并获得相关产品的多项专利授权。
产品受青睐实现多元化发展
2008年公司通过引进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总投资3000万美元在滨海新区建设投资年产万吨PHA生物塑料的生产基地。据统计,该项目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实现了人类自1925年发现PHA以来要将其产业化生产并服务大众的梦想。而国韵生物开发的PHA系列产品(绿素TMSogreenTM)使用后废弃于土地、污水、河水、海水中,经3~6个月可被微生物分解成CO2和水,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为零,与同使用功能的塑料产品相比,由于采用的原料来源于植物,PHA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会耗用宝贵的石油资源,从而不会产生多余的温室气体,真正实现“源于自然,回归自然”。
此外,该公司还将PHA粉料与其他廉价的生物材料共混,开发出薄膜类(用于制作包装膜、购物袋、垃圾袋和农用地膜)、注塑类(用于制作一次性杯子、餐具、手机外壳)、发泡类(用于制作快餐盒、食品托盘、水果包装网袋、发泡填充材料)和纤维类(用于制作单丝、长丝、短丝、无纺布、毯子)四大系列,20多种不同牌号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目前公司还开发出用于饮料、食品集合包装和外包装的热收缩膜,用于信用卡、购物卡制作的特殊片材以及可生物降解的热熔胶、压敏胶。
据了解,该公司的研发团队拥有8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重点研究PHA粉料和PHA基产品的工业应用。研发团队的另一任务是提高公司生产过程的效率并提升产品的质量。截止2012年8月31日,公司在中国共有17项待审专利,获得7项授权,这使公司的PHA生产设施跻身中国最有效率的工厂之列。公司还与中国一流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北京化工大学和清华大学)来共同研究如何扩大产品的用途、改善生产过程和优化营运效率。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该公司与相关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共同享有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而该公司拥有该成果的独家使用权。
据介绍,公司开创至今,在技术科研以及向产品工业化转移上成效优异,但也存在一直伴随的资金问题,先后得到来自国家、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相关部门共3000万的资金支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该公司在应用研究和工业化两方面同时进行,也是处在了公司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最关键的时期:把原料转变成应用领域的研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这项科技,开发市场,通过对产品的不断完善,挖掘出新的潜能,来满足相应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成熟产品得以生存、发展的成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