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牡丹江“高科生化”高唱突围变奏曲

   日期:2012-03-22     来源:牡丹江市人民政府    浏览:954    评论:0    
核心提示: 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原料药正式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现场认证,按照相关程序,两个月后这家企业即可拿到相关认证书,
  
 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原料药正式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现场认证,按照相关程序,两个月后这家企业即可拿到相关认证书,从而具备原料药生产准入条件,这对于投产试运行仅3个月的“高科生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无论是“高科生化”,还是其前身牡丹江制药厂,VC项目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2001年,因错过了VC市场的黄金期,牡丹江制药厂被迫停产,并由此走上了重组之路。2009年4月,在VC持续平稳的市场价格推动下,“高科生化”将目光重新锁定在VC市场,投巨资启动VC改造扩建项目。当前,就在“高科生化”投产试运行之际,国家关于VC产业政策调整已箭在弦上,即将获得准入的“高科生化”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唯此才能突出重围。
  “VC”的前世今生
  对于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的前身牡丹江制药厂,无论是市民还是政府官员,更习惯称它“VC”。“VC”,维生素C也。在这两个字母的背后,是当初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一个方向:玉米—淀粉—葡萄糖—山梨醇—VC,五个生产环节既可相互匹配,也可独立成章。
  据说,在制药厂立项时,VC有着“软黄金”之称,项目前景一片光明。但由于企业建设资金是全额贷款,加之试车期超长,期间外汇利率变化以及部分引进技术不成熟、改造投入巨大等原因,致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从1993年投产以来一直到1998年,“牡药”始终处于开开停停状态。2001年10月,由于市场变化,生产流动资金匮乏,“牡药”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导致全线停产。
  2006年4月,由香港龙睿公司的子公司佳日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峻煌公司的子公司昌图万顺达淀粉有限公司采取合作组建新公司的方式运作,成立牡丹江高科生化制药有限公司重组“牡药”。其时,淀粉、葡萄糖的市场行情正逐步看好。特别是作为玉米深加工产品,无论是VC、还是冰醋酸,都离不开玉米的初加工产品——淀粉。
  基于上述原因,在重组之初,“高科生化”并没有急于恢复VC生产线,而是率先对原牡丹江制药厂5万吨葡萄糖和20万吨淀粉两个生产项目进行扩产改造。但事与愿违的是,当时辽宁、吉林等国内很多地方都在上马淀粉生产线,有的规模甚至达到了年产百万吨以上,致使淀粉市场出现饱和,各淀粉生产厂家开始竞相压价,“高科生化”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淀粉出现市场售价与企业经营成本倒挂。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合作方之一——沈阳峻煌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了这场刚开始不久的合作。2008年4月,积压了1万吨库存淀粉的“高科生化”陷入了停产的境地。
  直到2009年4月,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考察和科学论证,“高科生化”确定了实现VC装置先复产、后扩建的经营战略,以期抓住VC市场需求稳步提升、价格高位稳定这一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快速盘活存量资产,快速放大生产能力,从而正式拉开年产3000吨VC装置改造扩建序幕。
  准入证VS产业调整
  “高科生化”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3000吨VC改扩建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完成原有1000吨VC装置的检修和改造;二是在此基础上完成3000吨VC的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7600万元。
  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肆虐之时,拿出如此巨额资金着实考量投资者的胆识。但对于这家涉足原料药生产的企业来说,棘手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此,GMP认证是“高科生化”首先要迈过的一道门槛。
  所谓GMP认证,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只有获得GMP认证,才意味着企业具备了原料药生产准入条件。
  “高科生化”综合办公室主任孙伟告诉记者,为通过GMP认证,在3000吨VC装置改造扩建之初,“高科生化”即邀请省医药研究设计院人员按照GMP认证要求重新规划设计企业生产布局。“要通过GMP认证,企业上至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都要掉层皮。”谈及申请GMP认证过程中的艰难,孙伟如是说。据说,几个月下来,仅企业准备的相关文字材料摞起来,就比两个成年人还高。
  2009年底,牡丹江高科生化有限公司3000吨VC改造项目实现投料试生产,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能耗、收率、运行负荷等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正常值。2010年3月14日,“高科生化”原料药正式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现场认证。按照相关程序,两个月后“高科生化”即可拿到相关文号和认证书。
  据一位接近“高科生化”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即将获批的GMP认证,对于“高科生化”来说意义重大——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VC价格持续保持上升趋势,VC价格长期坚挺的预期刺激了国内企业的新一轮扩产。为抑制产能过剩,2009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将VC列入需调控的产业,并将于近期对已建、在建和已批未建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加强对VC行业的监督。“这些举措传递出国家对于VC产能控制的清晰信号,下一轮将是更大力度的产业调整,一些企业将遭调控。拿到GMP认证,不仅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尽早进入市场,抢占份额,也将为‘高科生化’在未来的博弈中增加筹码。”该人士分析说。
  寻找制高点
  时下的VC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不算占全球VC市场九成份额的华北制药、东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淄博鲁维这五大龙头企业,单就在“高科生化”启动年产3000吨VC的改扩建项目之时,上海迪赛诺,宁夏启元、安徽泰格生物企业等也已经着手扩建或新建VC项目。甚至一向以青霉素工业盐闻名的河南华星,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VC转产。要在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突出重围,则需要“高科生化”在VC市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种努力,在“高科生化”决定恢复VC生产以来便从没有停止过。与年产3000吨VC装置改造扩建项目同步进行的,还有年产2万吨VC装置改造扩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据说,一年来“高科生化”已完成了年产2万吨VC装置改造扩建项目的调研论证、工程方案、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准备工作。
  “完成3000吨VC改扩建工程仅仅是企业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因为只有企业的生产规模上去了,成本才会被摊薄,利润空间才会增大,抗打击能力才会更强。”孙伟这样说。然而,不期而至的VC全行业调整,为刚刚涉足原料药生产的“高科生化”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这无形中也将会延后“高科生化”做大的时间表。
  除做大VC产业规模,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是拥有市场话语权的另一种手段。为此,“高科生化”不仅在投产试运行后强化了各生产环节的运行控制,还聘请业内知名专家担任企业高级技术顾问。据说,该知名专家是我国VC两步发酵法的发明人之一。聘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全面把控产品品质,足见“高科生化”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正基于此,使“高科生化”在未来的竞争中增添了底气。“从长单客户上看我们比不过五大龙头企业,但在短单客户和散单客户上看,我们与新建VC企业相比会有一定优势。”孙伟道出了个中缘由。
  涨价、扩产、压价、减产、再涨价……供求关系跷跷板上上下下的背后,是VC产业十几年来一波三折却并不新鲜的剧情和宿命轮回。对于涉足这一行业不久的“高科生化”来说,这一剧情才刚刚展开,而“品质为王”的办企原则,也许会让“高科生化”踏上突围之旅后更加精彩。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