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2006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11月23日,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停止了呼吸。一个星期前,医生向邹承鲁征询意见,问他是不是需要在最后时刻切开气管、接入呼吸机以维持生命。邹承鲁答:"我不要苟延残喘。"
邹承鲁的夫人、中科院院士李林,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女儿,四年前故去。一门三院士,在中国绝无仅有。如今,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李四光纪念馆"那座二层小楼,告别了它最后一位院士主人。
邹承鲁祖籍江苏无锡,1923年5月17日生于山东青岛;194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庚子赔款公费出国留学资格。赴英国后,他进入当时生物化学领域最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的基林教授(D.Keilin)。
在读研究生期间,邹承鲁在国际上最早用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方法,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单独署名的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发表前,基林把自己的名字从论文中划掉。邹承鲁日后感喟,这件事情让他明白,"科学不是追求个人的名利,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追求科学真理。"以后,邹承鲁的学生发表文章,如果没有做实质性工作,他决不署名。
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中,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合成一个蛋白质",这个蛋白质就是牛胰岛素。当时除了谷氨酸钠(味精),中国没有制造过任何氨基酸。邹承鲁领导的小组于1959年成功地将天然胰岛素的两条氨基酸链先"拆"后"合",并得到与天然胰岛素有相同活力的蛋白质结晶,解决了天然牛胰岛素合成中的核心问题。
196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这一成果一直是中国自然科学界的骄傲,被认为与"两弹一星"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出于保密的原因,当时中国的研究成果不可能在国外发表,而中国惟一用英文出版的学术刊物《中国科学》又长时间停刊。1972年,美国科学家安芬森(Christian Anfinsen )凭借对单肽链的核糖核酸酶的类似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业内评论说,邹承鲁等人的工作,实际上难度更大。几十年后,国内仍有人抱憾于此,对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惋惜不已。邹承鲁坦言:"搞科学是第一位的,得奖是第二位的,我觉得现在炒作过头了。"
"文革"初期,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肯祖(J.C.Kendrew)爵士来中国访问。他在报告中提到,胰岛素人工合成的消息在BBC的黄金时间播出,是最为英国人所知的中国科学成就。邹承鲁被安排做他的翻译,邹想:"明天要贴我什么大字报,我怎么回答?"那天,他特意穿了一身破旧的布制服,因为得到的通知是"要像一个简单的翻译"。早年在剑桥相识的肯祖,始终未认出他来。肯祖对邹承鲁流利的英文大为惊讶,问邹是否去过外国,邹答"没有";又追问他在哪里学的英文,邹说在学校里。爵士称赞:"那你一定在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上过学。"
1975年,邹承鲁和王应睐同赴国际生物学会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确立了中国大陆科学家加入国际学术组织的模式。1979年,邹承鲁在《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是中国"文革"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1980年,邹承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中国生物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学生中已有三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在海内外重要杂志发表科学论文200余篇,获奖无数。他创造的"邹氏公式"和"邹式作图法",都被收入教科书。
晚年,邹承鲁以"科学卫士"的身份,再入公众视野。当核酸产品广告铺天盖地时,他告诉公众,"核酸有营养"之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痛风病患者若服用,还会加重病情。身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他离任前立下"行规"——学会成员不得以学会名义参与任何带有商业色彩的活动。
2000年,邹承鲁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饶毅联名发表文章,揭穿所谓"基因皇后"的谎言;四年后,又与饶毅、鲁白在《自然》杂志增刊上发表"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批评中国的科研体制并建言献策,引起海内外强烈关注。饶毅评价邹承鲁"科学做得好,看见不好的就会说,而且认真、正直、坚持"。
邹承鲁为人敢言,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即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戳穿假话,或者无法说出真话,或者可以选择不说话,但至少要做到不说假话,不主动用假话去邀功请赏、去谋财害命,这是科学道德的最低的一条底线。"
在去世前21天,邹承鲁发表了题为"必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的文章,言及学术腐败问题已经蔓延至院士群体。"几个月以前,我曾通过学部给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席写过一封私人信件。我认为,科学院有责任处理院士的问题,要求科学院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就此事进行调查,如果属实,应予以严肃处理。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等待,但迄今为止,没有看到这件事的任何处理结果。"
邹承鲁生前曾反复说过,"看到我觉得不对的东西,我就憋不住;这个现象不得到根本的纠正,我就一天不会放弃,一直到我死为止,还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