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地说,生物农药现在是一个微利行业。”天惠生物集团董事长唐宏泉透露,生物农药在湖北市场推广缓慢,从上世纪60年代推广至今,市场占比仅为4%—5%。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省生物农药研发技术引领全国。湖北省植保站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生物农药采用生物发酵而成,其作用不仅仅是减少农药残留,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对水、土的污染。
但为何叫好不叫座?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广伦认为,和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效果较慢、价格略高,而且对使用时机、方式、用量都有更高要求,在应用层面不能得到老百姓的普遍接受。
农村新报讯 (记者胡琼瑶)食品安全人人忧心,对于农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农药产业,却面临着重重困局。3月31日,由本报发起的湖北省首届生物农药发展论坛,聚集了省内四大生物农药企业老总与知名专家,以及香港天益丰投资集团负责人,就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如何走出困局展开热议。
作为生物农药的发源地,湖北具有全国领先的科研队伍和先天的基础优势,十几年的产业发展,却始终难以摆脱叫好不叫座的窘境,目前在湖北肥料市场上,生物农药占比仅为5%左右。我省众多生物农药企业中,除了武汉科诺生物有限公司略有微利外,其余企业全部亏损,不少企业不得不用其它产业来“填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复杂,农民认知度低、见效慢、操作复杂、价格偏贵等,都是制约因素。
年年亏损,年年坚守,就是因为企业家们有一个共识,生物农药是朝阳产业,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进一步重视,其前景十分广阔。香港天益丰投资集团早在两年前就瞄准这个行业,陆续注资达1.4亿元,目前仍无意退出。
“朝阳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业界与学界有许多反思与期盼。大家普遍认为,生物农药利国利民,政府应该“高看一眼”,“厚待几分”。
武汉天惠生物集团董事长唐宏泉说,短期内难以转变农民消费习惯,如果采取政府集中采购、纳入项目补贴等形式,用政策的力量来推动生物农药入户下田,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粮食安全。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技术学院副院长梁运祥认为:家电、建材、农机、配方施肥等都“下乡”了,生物农药也应该“下乡”,通过政策推动,形成一种氛围,推进农业安全生产。
武汉康欣农业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程显亮则从行业内部进行思考。他指出,企业之间、政企之间应加强联合攻关,突破产品自身短板,提高性价比,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绝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植保专家彭超美则借鉴国外经验,建议从法律层面重视,设置准入门槛,食品入市前,相关指标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从而引导农民运用生物农药防虫治病。
据相关管理部门透露,目前国家正对支持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进行研讨,曾在我省相关企业征求意见,相信会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生物农药困局的破解为期应该不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