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陈金城:不做纯粹的酿酒师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1476    评论:0    
  

 从担任王朝的总工程师,到组建贸易公司做进口葡萄酒,到拥有自己的葡萄酒厂,年产量达到一万吨。红堡(秦皇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城经历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摸爬滚打二十多年,陈金城依然充满干劲,无论在何种岗位上从事何种工作,陈金城始终坚持其理想:要做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好酒。

  曾经是王朝的酿酒师

  陈金城84年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在的天津科技大学)发酵专业。由于成绩优异,早在毕业之前,就被当时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看中,毕业之后,被王朝直接送往法国继续学习葡萄酒酿造专业,获得"法国国家酿酒师"资格之后,又在法国读完研究生。经过前后四年的学习,88年回国出任王朝总工程师。

  王朝80年建厂,是天津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引进法国技术的葡萄酒企业。但是当时国内的葡萄酒行业还非常缺乏专业的人才。据了解,建成后,王朝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一直是法国人控制,每年酿酒的时候,要让酿酒师从法国过来,进行酿酒、灌装。当时王朝公司有这么一个强烈的想法:要自己掌握技术。派陈金城去法国学习也就是这个目的,希望他回国后能够顶替外国专家的位置。

  顶替法国酿酒师,撑起王朝偌大的酿酒任务,谈何容易。当时王朝干白、半干白葡萄酒已经多次夺得布鲁塞尔、莱比锡等国际品酒会的金奖,能不能保持这个水准?能不能再有所超越?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陈金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陈金城担任王朝总工七年时间,做了这么几件事:一是王朝干白、半干白质量的完善,92年主持干白酒的生产并一举取得布鲁塞尔最高荣誉——大金奖,二是新技术的引进,特别是王朝在扩建中、创建样板车间,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设备;三是研制成功我国第一瓶瓶中发酵起泡葡萄酒,并批量生产率先投放市场。在陈金城的带领下,王朝公司的产品一代接一代的推陈出新,为中国葡萄酒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不做纯粹的酿酒师

  陈金城自言不是一个很安分的人,对自身发展很早以前就有比较深入的考虑,虽然技术是他的专长,但他对相关联的设备、市场都很感兴趣,这也是他离开王朝的原因之一。

  对于为什么离开王朝,陈金城介绍:他一直觉得如果只是单纯的搞技术,并不是他人生价值的全部体现。一是单搞技术比较单调,二是葡萄酒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不是单纯靠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还要靠经验,靠手法。在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应该懂得更多些,如金融、管理、市场等等。懂得的更多,才能做的更多,创造更多的价值。陈金城说,"在王朝的时候也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这个行业刚刚开始发展,全国的企业对葡萄酒设备的需求非常大,而我对设备的引进、选型方面等等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我当时的身份是一个王朝的技术人员,不允许、也不可能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自身发展就受到局限了,再加上王朝当时的工作环境很不适应,我就觉得出来能更好一些。"

  陈金城常说,对于一个专业的酿酒师来说,自己的酿酒技术就是手里的饭碗,有这么个饭碗,吃饭是没有问题的,但饭碗里到底是什么?是肉还是粥,就看你个人的能力有多大。本着为自身发展考虑的想法,陈金城在95年离开了王朝,组建了自己的公司。

  干红热,带来了第一桶金

  从王朝出来以后,96年就赶上了中国的红酒热,葡萄酒消费猛的一下,从干白转到干红。当时中国的葡萄酒90%以上的产品是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只有很少一点。干红全国只有昌黎的华夏长城的量比较大一点,一年可能也只有二三百吨,占葡萄酒总产量中很小的比例。可以说,干红热兴起的比较突然,中国消费者—喝干红的时候,这些大企业都有一个断档,国产品牌数量少,产量低,供应上有缺口,这就为进口葡萄酒填补空位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口,对陈金城来说正好是一个机会。

  其实在此之前,陈金城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在90年前后,在国内红酒还比较少的时候,就有一些企业,就准备做一支国内来说质量比较高的干红,但是一方面当时干红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很小,另一方面企业自己实力也有限,很难把原料做到非常好。当时他就在想,在中国原料不足的情况下,能不能引进一些国外的酒,和国内的酒勾兑起来,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质量?从王朝出来之后,陈金城首先考虑的是先做贸易,特别是当时国内还比较薄弱的进口酒这一块,能够赚到钱再考虑做别的事。到96年,中国人猛然—喝干红的时候,早已有所准备的他,就开始从世界上一些葡萄酒大国,选择一些质量好价格适中的红葡萄酒,引进到国内。

  从王朝出来以后的三年时间,陈金城一直在做葡萄酒贸易。干红热的兴起,让他赚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葡萄酒技术人员,长处也是技术,贸易应该是已技术为基础,而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在中国葡萄酒行业大发展的几年,陈金城做过散装进口酒,也做过设备、软木塞,一直围绕葡萄酒技术在做工作。靠贸易来积累资本,靠资本的积累为以后的事业打基础。

  陈金城说,他不愿意、也不适合做一个纯贸易商,他的长处是技术,兴趣、情感也在技术上面。即使遇到干红热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赚到一些钱,但是有一定基础以后,还是觉得做企业、做酒厂是他真正的长项。做贸易只是一个特定的条件,特定的环境下,国内行业有这个需求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做了这个工作,同时也得到了回报。最终的目的,还是想回归到自己的本行,做自己的葡萄酒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企业,完全和技术脱离的话,出国读了这么长时间书所学习到的酿造技术,回来改行做贸易,自己也觉得失去了意义。

  小酒庄的理想到规模化的现实

  98年,陈金城在昌黎看中了一个小酒厂,据他介绍,当时,这只是一个发酵站,有20多个露天的发酵罐,周围就是农民的葡萄园,跟农民有协议,可以供给葡萄,其它的什么也没有。虽然条件离想象中的还有所差距,但是昌黎依山傍海,四季分明,秋季干旱少雨,光照条件好等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成为酿酒葡萄生长的有利条件。同时,昌黎地区从80年代起就从法国引进了赤霞珠品种,果农的葡萄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另一方面,它离天津公司也比较近,最重要的是酒厂就在葡萄园里面,可以保证葡萄成熟的时候能采摘下来,做最快的处理,对葡萄酒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保障。这对于一个从法国学习葡萄酒、有深厚酒庄情节的陈金城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其实他最初的想法就是做这么一个小酒庄。因为他在国外看到过很多小酒庄,一直有这个理想,而且做了那么多年技术,他也知道,工业化模式是很难酿出高质量的葡萄酒的。而今有这么个地方,又有丰富的葡萄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酒庄,实现一个酿酒师长久的追求,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

  "这只是最初的想法,但我们确实也没做起来。把这个厂子接过来以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基本没有动,只是盖了一个简易的车间,每年收点葡萄,做点原酒,仅此而已。其原因是对自己的思路在中国是否可行产生了疑虑。"陈金城对记者说,法国等葡萄酒旧世界国家的酒庄是几十年、上百年的传统才形成了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中国这种模式能不能实现呢?一个小酒庄,市场不认可怎么办?以他自己的实力,能坚持多久?酒庄酒是葡萄酒发展的塔尖,建一个酒庄容易,但是你要守它十年二十年,产品逐渐被消费者认可,用的是时间和空间,需要的是实力。陈金城认为,中国的葡萄酒真正有一天发展起来,小酒庄的生存空间是不大的,只能是高端消费,而要面对主流市场的话,小酒庄是不行的,还是要规模化。特别是像一些没有品牌基础,实力也不是非常强的公司,一下子想做出一个漂漂亮亮的小酒庄,应该说是比较难的。酒庄的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

  由自己手里的酒厂的发展问题,陈金城开始考虑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方向。后来他到了美国,对比旧世界葡萄酒发展情况和国内的现状,开始觉得,中国国情不同于欧洲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市场空间更大,法国这种传统的酒庄模式对中国来说是不合适的,而新世界国家已经实践过很多年的相对工业化、规模化的道路应该说会更加适合中国。回国之后,陈金城确立了自己酒厂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有葡萄酒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从少量原酒销售到产量突破一万吨

  小酒庄的规划虽然困难重重,但规模化道路同样也是充满曲折。经营酒厂最初每年只是收购一些当地葡萄,酿造一些原酒,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一方面积累了原酒,为后来葡萄酒质量的提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原酒出来之后,也要开始做市场方面的工作。陈金城说:"由于一直以来采用非常严格的方法在酿造葡萄酒,无论原料、工艺都尽量做好,所以原酒产品得到很多大厂的认可,原酒一出来,很快就能卖掉,酒厂本身又小,所以瓶装酒市场这块考虑的比较晚。"

  企业的起步阶段也是锻炼团队的最佳时机,经过几年的发展,技术人员相对成熟,市场也在慢慢铺开。到06年的时候,根据中国的市场情况,陈金城下定决心,追加投资3000万元将产量扩大到一万吨,并建了自己的酒窖。上规模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葡萄酒文化的建设工作。

  现在很多大厂依然愿意购买他们的原酒,干白和桃红出口到了法国,干红出口到了泰国,,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出口原酒的企业。红堡牌的瓶装酒,在原产地昌黎、天津、上海、广东等地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陈金城表示,他们还将在以下两方面继续做工作。一个是在产品特色上,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打造富有个性的中高端产品;另一个就是继续开拓区域市场,在市场上下功夫铸造红堡品牌,好酒要有好声誉,把市场再做大一点,促进企业不断向上攀登。

  采访陈金城

  记者:您经历中国葡萄酒行业也是20多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金城:我觉得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从不懂到懂的这段历程就是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缩影。我从国外学习回来以后,开始在王朝做酒,特别是当时用玫瑰香葡萄酿制的半干白葡萄酒得到了非常多的消费者的认可,由此逐渐普及了干酒的知识。企业从一两百吨、三四百吨,一下子扩建到了几万吨。这都是靠中国消费者的支持。然后到95年前后,红酒热的兴起,又有一个对红酒的认识,特别是红酒对健康的作用吸引了消费者。所以说消费者观念的变化也是这个行业的反映,市场和企业的互动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葡萄酒市场。

  记者:您是做技术出身,虽然中间也从事过其他方面的工作,但您最终还是回到自己最熟悉的这个领域,这里面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你?

  陈金城:从我个人来讲,虽然我曾经在国内几年时间来学这个专业,但是同在法国那种非常的深入、细致的学习相比,在国内学的真的很皮毛。从法国学成归来以后,一直有这样一个理想,就是怎么把中国的地产葡萄,做成正宗的葡萄酒。我是做技术出身,做市场,实话说,不是很灵,一个人有有长处有短处,但是我始终认为,技术应该是我的根本。我在行业里面干了二十多年了,对葡萄酒的理解是非常深的,也正因为对这个行业太了解了,所以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不会让其他的一些东西去左右。就像一个人一样,怎么才能走正道?你得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在这个行业做的久了,国内国外都了解了,然后就有了自己的判断,知道什么样的产品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最终成功。企业也需要营销,但我始终认为再好的营销,你得有好产品才能行,产品不行,营销只能起一时的作用。

  我的学习过程让我明白葡萄酒是个很传统的东西,做葡萄酒要慢慢来,不能着急。葡萄酒有一个"真"的东西,不能靠炒作,例如,我们讲年份,年份怎么才能出来?你得一年年的存出来,不然哪来的年份酒?这个你不能急,急也没用。我们要做某个品种的酒,不是说,今年种上,明年后年把葡萄一收,把酒做出来就可以了,这样是肯定不行的。他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探索的过程,用什么样的工艺、手法等等,葡萄酒不是完全依靠教科书来讲就可以的,这其中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非常必要的,而这也是吸引我一直在做技术的原因。

  记者:您觉得中国的葡萄酒企业和法国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陈金城:其实我从法国回来以后到现在,期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就是从法国模式到中国模式的转变。我最开始是直接把法国葡萄酒照搬过来,结果是碰了壁,普通老百姓不接受。做酒庄的想法也是在这个阶段,后来我就开始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做适合中国口味的酒。因为我们和法国不一样,中国有中国市场的特点。

  国外的酒庄,很多实际上是非常简陋的,我们一开始也没有准备把酒厂建的多漂亮,我们的重点是想着力把酒做好,但后来我们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所有前来和你合作的,想经销酒的人,你再怎么跟他讲这个酒怎么好,他也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懂这个葡萄酒,觉得葡萄酒怎么可以作坊式生产?他就只会觉得,人家的酒厂那么大,设备那么好,你这个酒厂这么小、这么破,你的酒怎么能比人家的好?其实中国的消费者普遍是这个心理,在法国不会这样,他只会尝你的酒好不好。我们一开始这么做,碰到很大的阻力,后来就更多的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了。

  记者:您对于中国葡萄酒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是怎么看的呢?

  陈金城:我参观过很多国外的酒厂,新世界、旧世界都去过,对比中国的葡萄酒行业,我觉得我们以后要走的路,应该是新世界葡萄酒国家的路。而很难走像法国等葡萄酒传统国家的路,他们是多少年才形成的,我们现在的情况,很难再做这样的细分。中国现在也出了这么多大的品牌,王朝、长城、张裕等等,领导性的品牌已经出来了,但在细分市场和品种的多样化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领导性品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中小企业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立脚之地。

  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是非常好的,潜力非常大,但是好葡萄酒是时间磨砺出来的,着急是做不出好酒的。葡萄酒的市场也是一样,你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丢掉了自己的东西。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

  记者: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考虑吗?

  陈金城:酒厂规模已达到一万吨,对我们来说有一定压力的,我们周围有六七千亩葡萄园,政府和农民,都希望我们的厂子能够多收购一些,但是我们也矛盾,一方面我们规模扩大,市场开发方面还没有完全跟的上,另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扩张违背了我们最初做葡萄酒的初衷,我们想先把酒做好,再寻求规模、市场的突破。

  但是后来看到农民有时候比较艰难,也指望着酒厂能够多收购一些,我们也尽量的满足农民的这个要求。一定程度上说,果农和酒厂是鱼水关系,谁也离不开谁,酒厂扩建一些,果农就比较高兴,葡萄就都交给你。我们酒厂所在的两个村,加起来有六千多亩地,他们希望都就近交给我。即使现在我每年收不了这么多,我们也得做这个工作,以后我们企业发展起来以后,这也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基础。我们必须讲究这样一个信誉,尽可能跟农民搞好关系,不拖款,不压价,他们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企业的良心。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