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维生素C库存严重过剩 出厂价低于成本线

   日期:2013-08-25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张杰    浏览:984    评论:0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在原料药市场产能过剩的今天,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两大企业停产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  8月9日,华北
  
 本报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在原料药市场产能过剩的今天,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两大企业停产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

  8月9日,华北制药董秘杨静海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停产是属于厂内正常检修,检修生产线会尽快开工;而东北制药证券部的一位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至于检修后何时开工,她并没有透露。

  曾经以大宗出口拉动整个医药行业,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的原料药家族,正在面临去库存之痛,在竞争加剧和美国反垄断案等因素的影响下,盛宴终结已经成为定局。

  库存逼停产业链?

  库存量增大绷紧资金链,原料生产巨头们被迫“驻足”。

  8月7日,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鲁维制药这四大原料药巨头中的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原料药的生产线已经停产好几天了。

  对于两大原料药巨头生产线的停产,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此次生产线的停产绝非偶然,目前原料药市场饱和,华北制药和东北制药两家药企的大量库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羁绊。

  记者查阅东北制药的相关公告发现,今年4月,东北制药为了缓解紧张的资金链,拟向包括控股股东东药集团在内的10家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初定的价格为每股7.3元,增发方案出台后,东北制药股票当日跌停,后价格调整为6.72元。

  其实,这已不是东北制药首次提起融资。相关资料显示,东北制药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提出了融资计划,曾因市场不景气而先后撤回。

  相对于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继去年10月份,华东制药向大股东冀中能源募集资金近30亿元人民币用于偿还银行、财务公司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外,华北制药日前再次发布公告,拟向大股东冀中能源以每股4.53元的价格募集资金11亿元,其中7.5亿用于偿还贷款,剩下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可见,两大原料药巨头的资金链现状已经艰难。”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在生产线被逼停的背后,原料药生产企业也进入了行业的自调期。

  “生产多少赔多少”

  “今年原料药的利润与2008年相比,真是天差地别,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常常出现倒挂。”北大医药纵横高级合伙人史立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在2008年,原料药曾以每年25%的速度带动整个中国行业的发展,维生素、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等一批产品甚至成为中国药品走出去的代名词,曾经的高价行情也为企业带来了高额的利润。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7月,VC原料药价格最高达到140元/千克,其产品利润高达300%。

  然而这一切风光不再。

  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大量中小企业纷纷上马VC项目,然而新建产能难以在国际市场拿到订单,产品大量出产后便以低价争夺订单,导致国内VC原料药出口形势不断恶化。

  史立臣对记者介绍说,此后4年来价格一路下滑,至2012年二季度,出口价格不到30元/千克,行业面临着过度竞争的困局。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在2011年时,国内几大原料药巨头产能开工率均大幅低于设计年产能,且低于一些小企业的开工率。

  据记者了解,2012年,国内小型VC企业设计年产能3万吨以上,实际开工产能为2万吨左右。在小企业的恶性竞争下,四大VC原料药巨头苦不堪言。“VC产品已经被做烂了。”史立臣告诉记者,再加上美国对中国VC企业启动反垄断调查,无疑给恶性竞争激烈的原料药市场加了一把火。

  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东北制药、华北制药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下滑。

  “目前饲料级维生素C的出厂价在每公斤20元左右,食品级VC的价格仅为每公斤23元,低于不少企业的成本线。”某企业销售经理向记者诉苦说,现在原料药企业竞争很激烈,利润只相当于前几年的5%,进入基药目录的企业基本上都不敢报价,恐怕出现倒挂。

  史立臣对记者直言,现在VC行业的利润非常低,基本每个企业都出现倒挂的现象,企业生产多少,赔多少,库存量严重过剩已经是目前不争的事实。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每年的产能达25万吨,而全球需求仅在10万吨左右。

  面对如此紧迫的状况,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已经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然而结构调整并非瞬间完成。

  某正处在转型中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转型太慢了,多数企业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限制,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

  对于此次两大巨头的停产,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原料药市场自行强制性调整的开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