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首座纤维素燃料乙醇工厂近日在克雷申蒂诺正式投产。据了解,该工厂由意大利M&G集团推动,并联合美国得克萨斯州太平洋(601099)投资集团以及丹麦生物酶生产企业诺维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前期研发及建设投入总计约1.5亿欧元,预计年产量将达7500万升。
负责工厂运营的意大利M&G集团贝塔可再生能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圭多.吉索尔菲称,工厂落成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在世界化工领域掀起一场激动人心的“绿色新革命”。他表示,工厂落成不仅将给波河平原上的农业废弃物找到用武之地,还将为当地直接提供百余就业岗位,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纤维素燃料乙醇以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以及芦竹等边际土地作物为生产原料,改变了此前以玉米、甘蔗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局面。经过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长达5年的探索,纤维素提取的工艺难关得以成功破解,纤维素燃料乙醇工厂由理论变为现实。吉索尔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工厂从原料中提取出纤维素后,加入生物酶进行水解发酵,不仅避免了对粮食的消耗,还有效利用大量农业废弃物。值得一提的是,纤维素燃料乙醇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比石油产品减少了80%以上。
吉索尔菲说,该工厂除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利用原料中剩余的木质素发电,且能量转换效率很高。该工厂发电功率约为13兆瓦,除满足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外,还向当地电网销售剩余电能,并享受补贴。因此,他对这项技术的前景信心十足。
目前,燃料乙醇仅适合与汽油掺混使用,但由于价格和油耗优势,柴油动力车型在欧洲更受欢迎。诺维信公司执行副总裁托马斯.维德贝克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汽油动力车比例在欧洲处于劣势,但机动车总量巨大,纤维素燃料乙醇产品在欧洲的销路依然乐观,欧洲国家也拥有充足的原料,非常适合发展这项新技术。
前来参加建成仪式的业内人士朱晓青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纤维素燃料乙醇为人们寻找石油替代能源指引了方向。作为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纤维素成分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将其作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产出比可达20%。以中国为例,如果将每年产出的约7亿吨秸秆全部转化,理论上能生产出1.4亿吨燃料乙醇。经朱晓青粗略估算,在汽油中添加10%乙醇,虽然目前仅节约2%的成本,但乙醇汽油的环境效益明显,可帮助缓解人类的能源供给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