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正在局部地区逐渐推广的E10(10%的生物乙醇和90%的汽油混配)汽油标准,以及2007年中国将近5250万吨汽油的使用量来推算,国内生物乙醇的需求量至少在525万吨。但是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的数据,2007年国内燃料乙醇的产量仅在150万吨左右,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需求。
不仅仅在燃料乙醇方面,生物燃料项目的投资也吸引了包括资本层面和个人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小企业推掉大合同
赵向明是南京圣源生物技术研究所下属一家生物燃料加工厂的厂长。这家刚刚创办不久的企业,主要是通过南京焦煤厂产生的废弃物——煤焦油进行再加工业务。
“对于焦煤厂来说,煤焦油一直是他们很难处理的废弃物,要占用焦煤厂一定的成本和人力。而现在,我们从焦煤厂收购煤焦油,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赵向明说。而低价收购回来的煤焦油通过再加工,提炼出了能够供农用车和大型货车使用的调和燃油。
据了解,目前该工厂每天的产能在20吨左右,大量的订单使得该加工厂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满足订单需求。前几天,一个私人加油站希望每天能够提供5吨调和燃油,但是因为没有这么多的产品,赵向明无奈地推掉了这份大合同。
按照目前的经营效益估算,这个小型加工厂的年利润回报将达到十倍以上,这样的效益让赵向明欣喜不已。
“目前,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已经不是一个很高的技术了,以我们工厂自己设计、日产量在20吨的生产设备为例,投入的费用只需30万元。如果在市场上购买,价格也就在40万~50万元。这些设备通过很小的改装就能生产包括燃料乙醇等在内的其他的生物燃料。”不过,赵向明表示:“还是要结合自己所在地的优势,选择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的原料进行加工。”
在原料产地近距离建厂的赵向明,整个项目投资不到500万元,而投资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生物燃料加工厂,以日生产5万~10万吨的规模为例,整体投资在3000万~5000万元之间。不过,由于产量的提高,传统的煤焦油、泔水油等肯定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最终还是要靠原料来源更为广泛的植物,来提炼燃料乙醇。
原料瓶颈也是竞争力
从投入的费用看,选择进入市场紧俏的能源市场,3000万~5000万元的投入对于很多投资者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不过因为原料供应的问题,一直制约着燃料乙醇加工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足够的原料加工,再广阔的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空谈。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选择了“政府+企业+农户”,共同开发种植基地的方式。
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如果靠挨家挨户的向农民推广的方式,很难形成大面积的种植基地,因此,通过当地政府的推广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不可能具有很强的政府资源。这也是企业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推广模式中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
“当初我们考虑将木薯作为主要原料,是考虑到这种作物不需要占用耕地,只要是在山坡和荒地上就能种植,这样一来对于当地的农业不会产生影响,还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额外的效益。因此,建立种植基地会更加容易一些,当地政府也很支持这样的项目。”以生产生物乙醇为主营业务的北京巴奥燃料有限公司总监夏张洪涞说。
按照每亩地产量3吨计算,能够给农民带来1000元以上的收益。不与国家抢粮、不与农民占地,还能提高农民收入,这样的项目减少了地方政府很大的顾忌。此外,通过协议,企业最终生产出的生物乙醇将主要供应当地的市场。在燃油紧缺的情况下,这样的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据了解,在广西和云南地区,已经有多家企业采取了这种方式进行木薯的种植,但木薯产量和需求相比,仍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