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乙醇企业危机四伏 期待拨云见日

   日期:2014-08-05     来源:钢之家    浏览:911    评论:0    
核心提示: 7月15日,《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加工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补贴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新政出台。《办法》规定,对于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纳入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2014年5~10月期间,通过国家临时收储玉米竞价购买的部分玉米,中央财政按100元/吨标准给予补贴。新政的出台对于乙醇企业无疑是个福音
  
  7月15日,《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加工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补贴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新政出台。《办法》规定,对于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纳入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2014年5~10月期间,通过国家临时收储玉米竞价购买的部分玉米,中央财政按100元/吨标准给予补贴。新政的出台对于乙醇企业无疑是个福音。但是,对于面临玉米价格高位运行、下游白酒市场萎缩、自身产能过剩、深陷亏损境遇的乙醇企业而言,补贴政策显然只是杯水车薪。乙醇企业遭遇了哪些困难?该如何走出低谷?
 
  低成本时代一去不复返
 
  “过去玉米1吨价格不足千元,近两年一直高于2000元(吨价,下同),涨了一倍多。而乙醇的价格涨幅有限,价格基本徘徊在5000~6000元。对于企业来说,生产成本中,玉米占到2/3以上。如此高的原料成本是造成企业利润空间不断丧失的主要原因。”瑞阳化工总经理王春明如是说。
 
  据了解,即使消耗最低的美国也需要用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国内吨乙醇的玉米消耗均在3吨以上,按照当下玉米每吨2300元计算,不包括人工、动力等,乙醇的生产成本也要在6900元以上,而当前吉林无水乙醇市场价格为6400~6500元。因此,多数乙醇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这一点也得到了吉林市博大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银存的证实。他说,北方玉米开秤就在2000元以上,导致整个东北的玉米加工行业都很艰难。
 
  他说:“我们企业开工率在六成左右。如果停产,员工工资开不出,还有财务费用跟折旧照样需要支出。但市场还需要维护,所以企业只要能够维持,就必须开工,否则市场就会丧失。”
 
  “当前国家给予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虽然不能彻底改变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可以缓解企业亏损幅度,使企业更容易维持生产。”王春明说。
 
  作为吉林当地乙醇加工中上规模企业,博大生化尚且如此,一些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更是令人堪忧,基本上处于停工状态以规避市场风险。
 
  一家乙醇企业生产技术人员说:“我们企业这两年来,大半年都处于停车状态,只有在春节等销售旺季能够生产一段时间。像我们这样的企业,生产就是亏损,彻底扭亏是不太可能了。国家的补贴政策是好的,不过如果玉米价格继续这样高,市场一直这样不好的话,我们就只剩下关门这一条出路了。”
 
  “东北玉米大量往南方流通也是推高价格原因之一。目前每周从北方港口发往南方的玉米接近30万吨,寄希望于玉米降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去年玉米价格一度超过小麦价格,今年南方多个港口的玉米价格接连创出历史新高,有的甚至达到每吨2600元。因此乙醇企业必须转变思路,创新发展,否则将被市场吞噬。”王春明说。
 
  产能过剩阴影挥之不去
 
  虽然原料价格不断增高,但依然无法阻挡乙醇行业扩产的脚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酵乙醇产量为74.56亿升,2012年产量达到82.06亿升,2013年为91.16亿升,产量增幅有所缓解,但总产量依然继续保持增长。
 
  据了解,吉林省是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丰富的玉米资源受到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青睐。根据吉林市农委提供的数据,2009年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数为175家,而到2013年则增加至275家,5年间增加100家,增幅达到57%。
 
  乙醇企业数量虽多,但是规模小、工艺水平低的现状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07年国务院要求“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乙醇产能160万吨。2011年工信部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乙醇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00万吨。
 
  “吉林省目前已经完成5万吨乙醇年产能的淘汰工作,但是有些企业竞争力依然不强。”吉林省农业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
 
  他表示,这些年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地区上马了很多玉米加工企业,而有些企业停留在加工乙醇、饲料和淀粉等相对较低的加工水平上,产品附加值不高。这是因为我国许多乙醇生产企业还沿用传统工艺单一生产乙醇,许多下游产品也不能合理利用,导致企业成本过高,能耗大,生产效率低下,使本来形势严峻的乙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产能过剩的阴影挥之不去,让很多企业“很受伤”。一家生化企业的经理李明仁说,目前乙醇行业开工率不足五成,意味着接近一半的产能闲置。企业基本的运转都难以进行,加上环保的压力,更让企业每一步的发展都很艰难。
 
  企业多元发展谋转型
 
  “当前,乙醇行业发展到了最关键时刻。上受原料成本的制约,下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等影响,终端白酒行业用量日益萎缩,自身产能过剩格局在持续,煤制乙醇虎视眈眈,发酵乙醇成长空间受限。因此乙醇企业必须提前入手,抢抓机遇,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摆脱行业过剩阴影,促使企业走出低谷。”王春明说。
 
  面对目前的困难情况,乙醇企业纷纷寻找破解之道。立足乙醇、走出乙醇,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生产技术部长刘宵认为,乙醇企业要立足现有资源,降成本挖潜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循环经济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实现玉米资源的吃干榨净。
 
  据了解,该公司乙醇生产工艺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良湿法工艺技术,能实现对干、潮粮的同时加工,通过改进工艺,实现了冻玉米加工,减少了烘干玉米环节和费用,同时副产玉米油和DDGS饲料,对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也进行了回收利用。
 
  天冠集团通过革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实现科学管理,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发展,在生产乙醇的过程中,同时得到谷朊粉、生物饲料、沼气、二氧化碳、PPC塑料、有机肥料等多个产品,并重点实施了生物天然气、PPC全降解塑料、纤维乙醇等一系列低碳项目的开发。他们利用企业成熟的乙醇生物天然气联产工艺,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日产50万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气项目,还开建了日产6万立方米车用天然气脱碳加压装置,并依托该装置大力推广车用天然气。
 
  乙醇企业不仅在产品上追求多元化,在原料方面,也有很多企业瞄准了非粮领域。目前长春大成、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等企业都聚焦纤维素乙醇项目,希望替代玉米,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这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乙醇企业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积极寻找玉米之外更廉价的原料,开辟更多的制造途径,尽量减少粮食使用量。”刘宵说。
 
  据了解,2013年,塞拉尼斯(南京)乙酰基中间体有限公司煤制工业乙醇建成达产,形成年产27.5万吨工业乙醇生产能力。河南顺达化工年产20万吨醋酸酯化加氢制乙醇项目已开工建设。可以预见,未来乙醇原料将呈现多元化,选择最经济、安全和环保的工艺路线将是企业制胜市场的关键。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