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维生素C  葡萄酒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G20工程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日期:2014-10-30     来源:中国科技网    浏览:782    评论:0    
核心提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简称叫G20工程,G就是GREAT,贡献大的企业。20,就是二八原则里面非常核心的20%,我们用80%的资源支持20%的企业,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和北京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十一五”以来,通过行业政策引导、产业环境建设、财政资金支持等举措,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北京新兴高技术产业的代表和全国医药产业的领军力量。
G20工程,作为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武建民肯定了该工程的实际意义,“聚焦支持一批规模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的潜力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的重点企业。G20工程一路走来,非常好地诠释了怎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样的新的重大论断。”
从营收400亿元到1200亿元
提到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伍建民一下子就把时光拉回到五年前。“2009年,整个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不到400亿元,只有394亿元,整个产业处于小散弱这样的状态。”他回忆道,当时的2009年,是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发布实施,行动计划里面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北京的八大科技振兴产业之一。
在这个情况下,如何促进企业的成长发展,如何促进产业的规模发展,也是摆在政府和产业界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相关区县,提出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建议,这个建议在2010年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肯定和产业界的积极响应。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简称叫G20工程,G就是GREAT,贡献大的企业。20,就是二八原则里面非常核心的20%,我们用80%的资源支持20%的企业,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伍建民解释着这项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工程的内在含义。
G20工程从2010年开始,主要分两期进行支持。第一期从2009年到2012年,主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发展,确定北京生物医药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事实证明成效显著。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从2009年394亿元跃升到2011年750亿元,而在2012年就超过了1000亿元,达到了两年翻番,三年超过一千亿的目标。到2013年营业收入已达到11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
2012年10月,G20工程二期启动。“到2017年,希望能够再用五年时间,把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推动成为北京发展的支柱产业。”武建民说。
武建民认为,从这几年整个G20工程的推动实施来看,它遵循一个基本的工作思路:靠政府来引导,市场来选择,聚焦企业实现规模发展。
企业主导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在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理念,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技术路线、技术创新要素的价格和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怎样来建立一个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怎么样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来进行主导项目,组织实施的机制。
而这些,恰恰是G20工程设置的目的。在这几年的实践证明,G20工程对于整个行业的推动价值毋庸置疑。伍建民表示,G20工程注重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要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尤其通过政府面向企业,更多采取后补贴,更多采取间接投入的方式,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的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成为科技研发,成为成果转化,成为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
第二,注重发挥人才和团队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截止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引进了36个具有高端水准的创新人才来北京发展,生物医药行业里面大约有42位企业家入选中央的千人计划,有85位人员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有13名人员入选了科技北京的领军工程。这些创新创业团队,高端的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还有青年企业家,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
第三,注重发挥政府的资金对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北京市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相应的担保机构,启动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激励方案,通过贷款风险的补偿,通过贷款风险的倍偿方式,对科技型生物医药企业进行科技信贷的信心。从2010年以来,科技金融方案调动了20多家金融机构,为北京2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发放的科技贷款超过了200亿元。同时,相应的服务机构,特别跟社会资本捆绑起来,正在设立一些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
第四,注重发挥市场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拉动作用。通过企业调研,伍建民发现,市场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也是生命线。这几年来,北京市科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充分利用医保目录,招标采购、注册审批和药品定价的四大政策,为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品推广创造市场空间。现已推动大约88个生物医药品种入选北京市医保目录,北京市招标的比例从8%增长到13%。同时,跟相关药监部门合作,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供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快药品上市的进程。
第五,充分发挥技术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伍建民分享了技术服务里面的两个典型案例。第一个案例:依托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随着十八届论坛的举办,该中心已成为国内外富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机构。依托这个中心,在八年以前建立了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这个联盟在2013年成员单位达到40家,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他们的收入总额超过了20个亿,同比增长大约是10%以上。
第二个案例:积极支持北京国际医药临床研发平台的建设和发展,调动北京地区具有丰富经验的大约40家的北京地区临床研究实验机构,能够为北京生物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药品评价提供相关的研发服务,能够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水平,更大推动生物医药企业品种的改良升级,重磅产品的产生和创新药物的研发。
“中国有一句古话,大鹏展翅飞翔并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快速奔跑,靠的不是一只脚的力量。”武建民表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创新发展,需要更好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中央、地方、国有、民营、外资这样的科技资源,需要充分利用企业、高校、院所、用户、银行这样的资源,需要充分利用技术、人才、资本、空间、政策这样的要素,同时也要更好地协调从生物研究到医药研究到整个成果产业化的链条。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4年发酵工业网第12期电子月刊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