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吨/年苯丙氨酸 1000吨/年阿斯巴甜项目摘要
概述
L-苯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具有生物活性,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属于8种必须氨基酸之一,同时它也是生物体内合成酪氨酸的重要原料。苯丙氨酸是某些氨基酸药物和氨基酸营养食品所必需的成份,是合成某些抗癌药物的中间体,如苯丙氨苄、甲酸溶肉瘤素等,其最重要的用途是与L-天冬氨酸合成二肽产品阿斯巴甜;L-苯丙氨酸的另外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作营养强化剂、氨基酸输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的成分。
阿斯巴甜(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氨基酸二肽衍生物,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清爽的甜味,其甜度为蔗糖的180~200倍,和其他甜味剂相比具有味质佳,安全性高,热量低等优点,因而风靡欧美市场。目前阿斯巴甜蜜已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使用,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隶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席委员会(JECFA)确认为国际A(I)级甜味剂。
我们引进了国外的发酵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技术,并与国内阿斯巴甜化学合成工艺形成配套的生产技术。我们将与投资者共同实现该项目的产业化,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工艺与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工业化生产L-苯丙氨酸的主要有两种方式:酶法和直接发酵法。酶法生产是利用L-苯丙氨酸的合成前体如苯丙酮酸或肉桂酸经过微生物细胞内酶系催化合成L-苯丙氨酸。直接发酵法是利用葡萄糖等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直接生产出L-苯丙氨酸。
本项目采用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获得高产苯丙氨酸菌种,该菌种能够利用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直接发酵产生大量的L-苯丙氨酸。
利用本项目生产得到的苯丙氨酸为纯天然L-型,产品可达食品级,生产成本在65元/kg左右。本项目关键技术是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和提取工艺。
阿斯巴甜的合成方法主要为化学合成法和酶法两种。酶法成本较高,工艺不很成熟,所以目前国内外的工业生产方法仍以化学合成法为主,纵观阿斯巴甜的化学合成法,具有工业化价值的合成路线均是以L-天门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氨基保护、缩合、水解、酯化、中和等反应步骤来合成。生产阿斯巴甜的主要原料——L-苯丙氨酸在阿斯巴甜的成本中占了非常大的部分。因此,阿斯巴甜生产的关键是L-苯丙氨酸的生产工艺。
产品与市场
当前世界市场L-苯丙氨酸的年需求量在15000吨以上,主要由美国孟山都、日本味之素、韩国大象公司等几家大公司生产。
目前我国L-苯丙氨酸的年需求量约为2000吨,医药行业每年需消耗L-苯丙氨酸约400吨左右,主要依赖进口;用于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的L-苯丙氨酸市场约1600吨。由于技术原因,我国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标榜自己能生产L-苯丙氨酸,但实际上根本不生产或产量很小。据统计,国内目前苯丙氨酸实际生产能力为200-400吨/年,而且工艺落后,成本高昂。
1998年, 全球高甜度甜味剂市场消费总量6.4万吨, 总销售额9.29亿美元,阿斯巴甜总销售额占高强度甜味剂的70%以上。到2003年,阿斯巴甜的全球消费量已达到20000吨以上。我国人口众多,食品消费量数值惊人,目前以糖为原料或辅料的食品有3000多种,其中尤以饮料增长迅猛,1998年其产量超过1200万吨。我国开始使用阿斯巴甜比欧美晚很多,在中国的消费量约千吨规模,但是增长非常迅速,目前我国每年需消耗800万吨蔗糖,若其中的5%以阿斯巴甜来代替,则需阿斯巴甜约2000吨,以200元/千克计算,即有4亿元销售的市场。
竞争者
国内从事L-苯丙氨酸生产的企业主要有:浙江亚美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科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易元制药有限公司、新疆伊宁复祥生化公司、江苏武进市牛塘化工厂等。上述企业中,实际生产的没有几家,产量加起来不到200吨/年。
90年代初,浙江、江苏等地曾上了3条阿斯巴甜生产线,但因原料苯丙氨酸国内没有工业化生产,进口受到外商控制,被迫相继停产或转产。现有国内厂家对外号称有几百吨/年左右的生产规模,由于其产品质量以及其销售渠道的限制,尤其是不具有制备L-苯丙氨酸的技术优势,因此都只有少量阿斯巴甜生产,很难称得上真正的产业化。目前国内最有实力的阿斯巴甜厂家是武进牛塘化工厂和浙江亚美生化股份公司,其实际产量分别为1000吨和500吨。
本项目计划建成年产800吨L-苯丙氨酸&1000吨阿斯巴甜的工厂。
如您需要详细资料我们可以提供完整的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