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篇文章可以发现,泰万菌素是在1980年代早期首先由日本科学家Okamoto等研发出来,研发这一产品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细菌、支原体对泰乐菌素的耐药性和血药浓度低两个方面问题。但泰万菌素研发成功后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影响而未获得大范围推广应用,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菌株和生产工艺造成的产量过少,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泰万菌素的临床供应;第二个是现实养殖业中耐药菌并没有大面积流行,所以人们对泰万菌素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紧迫。针对第一方面原因,由多个科学家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提高产量的研究,1993年和1994年日本的Arisawa等发表文章介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产生泰乐菌素的弗氏链霉菌和产生泰万菌素的耐热链霉菌进行改造,减少了泰万菌素形成的中间环节,这项研究对泰万菌素的产量有一定提高,但仍然很低。1997年和2001年日本的Huang等报道,利用耐热链霉菌ATCC11416的突变菌株YN554通过对反应条件和泰乐菌素添加速率的改变进一步提高了泰万菌素的产量,其中2001年的研究将产量提高了30%,使泰万菌素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前面提到,泰万菌素出现的目的之一是解决细菌和支原体对泰乐菌素的耐药性。Okamoto的研究发现泰万菌素对这类耐药菌和耐药支原体的效果非常理想,之后的研究证实泰万菌素对耐药菌有效的机制有两方面:A、与70S核糖体结合更紧密;B、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但由于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严重,所以泰万菌素并没有大范围的在临床应用。不过人们还是对泰万菌素在不同疾病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2003年和2004年国内学者汪明和骆红梅等人研究了泰万菌素对鸡和猪支原体感染的效果,结果非常理想。还有用泰万菌素治疗回肠炎、螺旋体等报道的资料,结果显示也都非常显著。蓝耳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使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尽管人们对该病的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因此寻找能够有效应对蓝耳病的控制方案就变的极为迫切。2007年剑桥大学病理学实验室病毒研究所的Stuart等人发文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在人肠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和猪白细胞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泰乐菌素在这三种细胞中的含量非常少、替米考星稍微增加、泰万菌素不仅在三种细胞中的浓度高且进入速度非常快,作者认为泰万菌素效果最明显的原因与它的乙酰基基团有关。2008年Stuart等又发文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泰万菌素体外抑制欧洲型蓝耳病病毒和美洲型蓝耳病病毒的复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泰万菌素和高剂量替米考星对蓝耳病病毒在MA104细胞中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泰乐菌素则没有,作者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蓝耳病病毒的感染需要胞内体的低pH环境,而泰万菌素能够提高胞内体的pH,进而抑制了病毒的复制。2011年在泰国举行的亚洲猪兽医大会(APVS)有多篇文章报道了泰万菌素在猪场控制蓝耳病中的效果,日本的Ishizeki在文章中报道猪场在保育猪和哺乳母猪中添加50ppm的泰万菌素,虽然不能阻止蓝耳病毒的感染,但能降低猪场的死亡率(18.4%:6.8%);泰国的Kortheerakul等报道泰万菌素和蓝耳病活疫苗结合在猪场使用可以将整体死亡率+流产率+淘汰率控制在4.2%(其他方法均在20%以上)。2014年Zhao等对泰万菌素对蓝耳病病毒的作用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泰万菌素能够显著降低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炎性反应和减轻肺脏损伤,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蓝耳病病毒对猪体的损伤。
药物从研发立项到上市应用,期间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其功能会随着人们对药物认识的深入和疾病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充实,回顾药物的发展史,这类例子太多太多。泰万菌素从最初为解决耐药性问题而生,到目前在控制猪场蓝耳病中的应用,它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