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的开发与利用恰恰解决了上述问题。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又叫益生素、生菌剂、促生素、利生素、活菌制剂,是在微生物理论指导下,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促生长物质的制剂。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拮抗、共生和互生的关系,以及这些微生物所具有的产酸,降解蛋白质,分解糖和脂肪,降解 NH3和H2S等功能而发挥其抑制病原微生物,分解饲料中蛋白质为多肽或氨基酸,降解水中残留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它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通过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调整维持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同时,这些微生物还可产生促生长因子、多种消化酶和维生素,进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的生长繁殖。此外,这些微生物还能产生免疫调节因子和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刺激肠道局部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是一类新型绿色环保药物,有望替代抗生素。
最早研究和应用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蒙哈德首先发现使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的增加仔猪的体重并改善仔猪的身体健康。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使用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非常明显,显现出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点。80年代,微生态制剂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逐渐被世人所认可。特别是近十年来,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尤其迅速。美国FDA规定:允许用作益生素的微生物有42种。我国农业部(2003) 公布的的可直接饲喂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有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乳酸球菌和酵母菌等15种。
理想的微生态制剂的菌株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对宿主无害,不与病原微生物杂交;
②对胆汁及强酸具有强耐受性;
③发酵过程产生抑制菌物质及乳酸等代谢产物;
④在体内易增殖;
⑤加工处理后仍有高存活率;
⑥即使混合在饲料中室温下也能存活很久等。
1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广义地说,微生态制剂包括动物微生态制剂和植物微生态制剂。动物微生态制剂既包括正常微生物成员,尤其是优势种群的活菌制剂,还包括一些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物质所制备的制剂,其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或生长态效应,如益生元。
动物微生态制剂分类方法较多,但常用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根据微生态制剂使用的菌种类型,主要分为单一菌类和复合微生态制剂两大类,其中单一菌类微生态制剂又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1.1 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是一种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乳酸菌在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系的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点是大部分乳酸菌的耐热能力比较差,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饲喂效果。据报道,乳酸菌不耐高温,经 80℃处理 5min,将损失 70%~80%;但耐酸,在pH 3.0~4.5 时仍可生长,对胃中的酸性环境有一定耐受性。在动物体内通过生物拮抗降低pH,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降解氨、吲哚及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维持肠道中正常的生态平衡;活菌体和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消除氧自由基的不利作用,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研究发现,乳酸菌在鱼体肠道定植,可抵抗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增强抗感染能力,增加肠黏膜的免疫调节活性,促进生长。乳酸菌可用于哺乳和断乳期动物的饲料中。
1.1.2 芽孢杆菌类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东洋芽孢杆菌等,是一类好氧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芽孢,由于芽孢的特殊结构使芽孢杆菌对干燥、高温高压、氧化、强酸强碱、挤压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产品稳定性高,并且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在肠道发芽生长具有多种有效的酶促效应。
1.1.3 酵母类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啤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红色酵母等,酵母细胞富含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多种酶,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增加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等功能,可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率,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饲用单细胞蛋白。